多管齐下开启新战场 特朗普的关税执着
当大家还在议论中美贸易战会以何种方式结束的时候,特朗普已于近期对其他国家展开了攻势:计划取消印度与土耳其的最惠国待遇;以危害国家安全定性欧洲进口汽车;寻求减少美日贸易逆差的方法……
周一(3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美国计划取消印度与土耳其两国在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计划下所享有的优惠。同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致信国会告知此事,并称该计划最快在60天内施行,届时将向上述两国的商品征收关税,而特朗普的口吻一如往常:“印度有非常高的关税”、“它向美国索取太多了”,“我们的摩托车出口至印度,印度索取100%的关税,而印度的摩托车进入美国,我们完全是无关税。”
这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向盟友“挥刀”的情景。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美国商务部向特朗普提交针对进口汽车的“232调查”报告,提出欧洲进口汽车威胁国家安全论,并向特朗普提出建议,包括施加进口汽车关税等举措。
与此同时,日本亦是特朗普十分关注的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作为商人的特朗普多次公开抨击日本,认为“日本正吸收着美国经济的血液”,呼吁美国对日本加征15%-20%的关税。如今,特朗普自上台后,从未忘记数落日本对美国关税上的不公。
去年1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对日本贸易谈判的具体目标摘要,而两国的贸易谈判会在2019年初开启。其中,摘要列明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汇率”等22项磋商事项。对此,日本对美国将汇率纳入谈判内容的作法感到不安,担心汇率条款会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工具。
可以看出,特朗普的贸易战切入面已经越来越广,亦越来越显现其贸易策略。
贸易战的攻势铺垫
早于去年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进口钢铝加征10%至25%的高额关税,由此引来多国的不满。对此,美国于4月给予欧盟、墨西哥、加拿大及韩国等国豁免,唯独将日本排除在外;而特朗普在去年亦频频提到对欧洲进口汽车关税的不满,多次以加征关税作为威胁。
至于美印的贸易摩擦亦在去年就有所显现。去年9月,美印两国首次召开“2+2”对话,美国要求印度作出正式的承诺,在未来3年内,每年向美国额外采购100亿美元商品,并提出了重新审查对印度施行最惠国待遇的条件,而这些要求明显让印度感到棘手。
显然,这些被特朗普针对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朗普所谓的“占了美国便宜”的国家。不过,特朗普于去年就埋下的伏笔,为何皆集中在当下展开攻势?
中美贸易战难加分 多管齐下以显政绩
回溯特朗普的竞选时期,“关税”在当时已经是特朗普紧握在手中的一张牌。站在特朗普的角度,加征关税以压制别国,是“让美国再次强大”的重要方式,而对外打出“关税牌”,则可以向选民展现他积极兑现竞选诺言的形象。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牌”是否真的能让美国再次强大?特朗普当下已经遭受了质疑。2018年,特朗普向中国挑起了贸易战,声称通过征税可以迅速抑制中美两国贸易的不公平现象。
不过,美国商务部于周三(3月6日)公布的数据却显示,2018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达6,210亿美元,创10年新高,而对华贸易逆差更是增长11.6%,达到419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一时间,美国舆论纷纷质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有评论认为特朗普对关税缺乏科学的知识。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亦令美国诸多企业、农民与消费者产生经济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战俨然难以成为特朗普政绩的加分项。然而,特朗普如若因此而放弃“关税牌”,反而顺应了舆论对其关税政策的质疑。因此,面对这样的窘境,特朗普欲向多国挑起贸易争端,或是为了多管齐下,以证明自己关税策略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