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猛料“中国纳吉布交易”的待解疑点
早前频频揭露一马公司(1MDB)疑云的《华尔街日报》近来又爆猛料。其1月7日一篇报导指出:中国政府曾以“协助摆平一马风暴”换取马来西亚纳吉布政府支持其一带一路计划。
文章更指中国情报机构曾监控《华尔街日报》在港记者,将线人信息通报马国政府。消息传出后即刻在香港引发关于“内地机构执法”的担忧,但在漩涡中心的马来西亚,无论民间或政府反应反而都冷静许多,而该报道本身也仍有待进一步自证。
2018年五月,执政马来西亚60年的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在大选中遭遇惨败,其中一大原因便源于1MDB丑闻。2015年起,《华尔街日报》陆续揭发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布(Najib Razak)挪国家主权债务基金1MDB的情况,涉及金额高达23亿令吉(约合43亿港币)。事件揭发后,美国司法部立即跟进调查,不仅将涉案金流冻结,更在报告中指控马来西亚“1号人物”应为此事负责。
证据不足 指控牵强
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政府上台后便著手处理此案,更在各种场合对纳吉布穷追猛打。然而今次事件爆发后,希盟高层的表现却低调许多。首相马哈蒂尔(Mahathir Bin Mohamad)回应表示:“在有充分证据展示之前,我们只把它当作媒体的一面之词”。负责“一带一路”相关事务的经济部长阿兹敏(Mohamed Azmin Ali)则表示:对《华尔街日报》报导引述的文件并不知情。
至于前执政党国民阵线一方。前青年体育部长,巫统内部开明派代表凯里(Khairy Jamaluddin)接受采访时便表示:身为内阁部长,可以证明内阁不曾同中国商讨拯救1MDB公司的事宜。他更呼吁解密内阁会议记录,还巫统清白。
一众政治人物或驳斥指控,或低调应对,只因今次《华尔街日报》未提供充分证据佐证报导。报导引述一份“马国会议记录”,指中国官员曾向马方确认:应要求全面监控有份调查1MDB案的《华尔街日报》驻港记者。《华尔街日报》在该报道中并未附上证据文件副本。
另一方面,报导中部分指控过难实现,也令人质疑其真实性。报导中提及中方曾提议利用其国际影响力施压美国司法部及其他国际调查机构,终止对1MDB案调查。然而,在反洗钱调查极为严谨的美国,即使是本国政府要求“关档”都面临极大压力,更不必提中国施压。更何况,当时美国正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若中国主动关说,更为提供美国“中国扶持贪污政权”的证据。
1MDB同一带一路没有必然关联
尽管1MDB及一带一路同为纳吉布时期政策,但两者未有太强的关联性。1MDB为马来西亚主权投资公司,按官方说法旨在“引进战略专案来促成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当时投资1MDB的大多为中东阿拉伯国家。而“一带一路”计划大多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横贯马来半岛的“东海岸连接铁路”为代表,两者未有交集。
事实上,推动一带一路计划在大马的落地,更多源于纳吉布个人施政理念。相对于拜相23年的马哈蒂尔,纳吉布抱持较为进取的“经济观”。在他看来,马来西亚需要透过大规模基建促进经济成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而不必将债务保持在太低水平。
另一方面,本身来自东海岸彭亨州的纳吉布希望透过一系列基建缩减东西海岸发展差距,顺便巩固国阵在东岸的民意优势。即使1MDB风波不存在,纳吉布也应该会推动一带一路计划。《华尔街日报》将马国早前接纳一带一路归咎于“中国协助处理1MDB案”似乎有些错误解读。
一定程度上,《华尔街日报》该“爆料”是基于一个先入为主的认知之上,也即“中国一带一路为中方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在地国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北京需要采取或明或暗的政治操作强推一带一路,甚至不乏利诱在地国政客”。不过这种认知忽视了两个现实因素。
其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不少项目承包商本身即拥有价格和质量优势。纳吉布在Facebook上驳斥《华尔街日报》文章表示,所有颁发给中国公司的专案,包括东海岸铁路及沙巴州天燃气输送管计划的合约价格,都没有高于市价,并举例2008年颁发给印度财团承建的“沙巴─砂拉越天燃气输送管”计划全长500公里,耗资46亿令吉(约88亿港币),对比之下2016年颁给中国公司的“沙巴天燃气输送管”全长662公里,造价则仅为40亿6000万令吉(约78亿港币)。
其二,至于大马等国“目前需求有限,不需要诸多基建项目”的质疑,则是仁者见仁。基建原本就是长线投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企业能够做且在做的,是出于生意考量,给出报价和相关承诺;至于如何评估未来的基建需求,就更是大马政府本身的考量。纳吉布政府较为激进,马哈蒂尔政府较为保守,这都是正常商业谈判的一部分,在给出确切证据前,将之视为“交易的结果”难免有些武断。
“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仅是原则更是教训
不过,这次事件所引起的舆论风波,无论是“中国与纳吉布的交易”还是“中共干犯香港新闻自由”,背后所蕴含的逻辑,都是对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的不信任。
其实,中国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既是因为这符合“政治正确”,更因为中共对于“干涉他国内政”的负面后果有著切身的经验。上个世纪,中国曾以“输出革命”方式,资助各国共产主义政党的革命运动,包括资助马来亚共产党对抗马国政府,令双边关系冰冻许久,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恢复。
此后,中共同邻国打交道时便坚持以“国与国(G to G)”的方式,不因对方政权更迭而影响双边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今中国方能依旧与大马马哈蒂尔政府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后者面对“一带一路”等项目的态度也较为理性,仅是“暂缓”而非“退出”。
回到此次《华尔街日报》爆料所引起的风波本身,诚如前文所述,其当中夹杂著不少待解疑点和先入为主的认知。归根结柢,也正如马哈蒂尔首相所说,待《华尔街日报》给出确切证据之前,所谓“交易”之说仍为《华尔街日报》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