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孟晚舟被捕】除了三本护照 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撰文: 卓朋序
出版:更新:

华为创办人之女,集团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后,随即因其持有的多本特区护照引发热议。既然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已表明任何人只可持有一本有效护照,自然应解释孟的个案,以释公众疑虑。但美加两国藉逮捕孟晚舟,展示出同中国对抗时“不惜一切的姿态”,似乎更值得关注。

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被捕后,在当地时间8日进行首次聆讯,期间公布了美国的指控全文。美方指出:2007年至2013年期间,孟晚舟控制的Skycom公司作为华为集团的“白手套”,违规将美国制造的电脑设备出口到伊朗。期间,孟晚舟和其他华为代表向包括汇丰银行在内,多家金融机构作出虚假陈述,以便获得金融服务,将资金由伊朗等受美国制裁的国家转移出境。

美方对孟晚舟的指控洋洋洒洒数百页之多,资料准备详尽,事前数月更将资料交由加拿大方面审查。单就法律层面而言,孟晚舟可谓凶多吉少。而华为公司的回应也十分低调:“我们将继续关注下周的保释听证会,我们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华为孟晚舟被捕:身穿绿色衣服的她,12月7日出席在温哥华卑诗省举行的保释听证会。图左为一名翻译员。图为画家在法庭上即席绘画孟晚舟。(路透社)

执法未必代表公义

同上次中兴集团蒙难时类似,部分舆论认为华为违反美国法律是“抵死”。这样的评论显然有失偏颇:暂且不论美国限制他国同伊朗贸易的“长臂管辖”是否符合司法正义。身为行政部门的司法部,在检控类似行为时,双重标准十分明显。

事实上,2007-2012年期间,华为向伊朗出口的设备金额并不高,来自欧洲的爱立信才是伊朗电信的主要供应商。与此同时,包括西门子、三星在内的企业也通过掮客维持同伊朗贸易。但他们均未受到司法部追究。

有报道指,由美国政府委派的外部监管机构,发现华为在汇控的帐户有可疑交易,涉及与伊朗违禁贸易,于是向美国政府举报。(路透社)

另一方面,今次华为集团向伊朗转售的不过是美国惠普的电脑设备,并非高科技材料。同样违反美国制裁条约的爱立信向古巴出售违禁物,仅被罚150万美元;如今华为负责人却要面对刑事告诉,程度亦严重万分。

更何况,同早前中兴集团同美国签订和解协定后,隐瞒未执行而遭遇“绝罚”不同,今次华为集团未受美国警告便直接拉人,其双重标准更为严重。即使是《华盛顿邮报》也指出:藉孟晚舟案向中国施压并非上策,相关行为只会体现美国的双重标准,加重本国企业被报复的可能。

美国透过美元强势来制裁他国,招致伊朗、土耳其等国不满。(视觉中国)

政治检控意味浓

值得留意的是,华为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研发、生产、销售遍及寰球的“真国际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十分完善。伴随近来中美关系转差,华为亦日趋低调,避免触碰美国司法的红线。然而,今次美方追究的却是2007-2013年的陈年旧事。

当时,西方国家正陷入经济危机,有赖中国支持;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也未推出,中美两国尚处于“蜜月期”。对当时的华为来说,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评估类似行为的政治风险。更难想像,美国政府会在十年后翻出旧账,将此作为同中国对抗的筹码。

2014年奥巴马访华时标志中美靠近的“瀛台夜话”一度为人津津乐道(Getty Images)

就连美国自身也隐晦承认,逮捕孟晚舟出于政治目的。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便表示:不能保证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以释放孟晓舟,作为与中国贸易谈判的筹码。因此,相对于华为公司的声明,中国官方对此事的表态强硬许多。

北京时间12月9日,中国外交部选在周日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提及“美国政府严重侵犯了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性质极为恶劣”,还要求美国“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做法,撤销对中国公民的逮捕令。”早前一天,北京亦向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表达不满,敦促加拿大尽快放人。

中国政府一贯不评论他国司法个案,即使当事人为本国公民,也不会要求对方放人。但在今次孟晚舟事件中,中方不但在舆论上调高调门,更选用“紧急召见大使”的方式表达不满,足见北京已不将孟晚舟事件视为司法个案,而将其视为如同伊朗、朝鲜扣押美国公民这样的政治事件。之后,北京也会用对等报复、谈判等政治手段加以解决。

事实上,孟晚舟事件已令外国企业风声鹤唳。根据路透社报道,不少美国企业已考虑限制前往中国的商务旅行,并将会议移至中国境外。而新加坡咨询公司德意志风管(Deutsche Risk)及安可公关顾问公司均决定将前往中国计划延期。此番情景,实在令人唏嘘。

孟晚舟是在G20的“习特会”期间被拘留。(美联社)

中美对抗势必再升温

根据目前流出的消息,孟晚舟是在G20特习会进行时或之前被逮捕的。如果真如部分人所料,两国领导人对话后气氛和缓,自然应将孟晚舟释放。即使想将孟晚舟作为筹码,也该予以善待,而非戴上手铐和电子脚镣,视之为重刑犯。美方反其道而行的做法,只能体现其根本无意对华和解,透露出:“我势可将北京击垮”的潜台词。

在华府看来,美国在当下贸易战局面中占尽优势。一方面,由于美国对中国贸易保持相当逆差,华府还有高达3000亿美元之多的“关税杠杆”未有用尽。在最坏情况下,美国也有能力将“长臂管辖”延伸至中国。尽管人民币交易量近年不断提高,但距离国际货币尚有相当距离,美国甚至可利用自身控制的货币结算体系,限制中国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

美元作为全球清算、结算及交易货币,当下国际秩序仍依赖“美元体系”。﹙路透社﹚

与此同时,早前美国在“华为问题”上向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亦取得积极回应。先是英国将华为由5G供应商名单中剔除,更宣布在未来几年来逐步移除华为设备。日本也以国家安全保障未由,宣布禁止政府及军方采购华为及中兴产品,而加拿大也配合美国逮捕了孟晚舟。诸国的反应或许令华府认为:自己对盟友仍有相当控制力,增强其“对华亮剑”的决心。

而北京方面在孟晚舟事件上的强硬态度,亦体现其在“中美政治博弈”上占上风的自信。经贸领域,中国过去数年已著力调整贸易结构,将更多贸易份额向东南亚、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以平衡同美交恶带来的经济风险。中国亦相信,其稳定的政治体制,及对社会强有力的把控可保证贸易战加剧时,中国相较于美国更不容易陷入混乱。

2018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人民币,在贸易战压力下,仍然保持6.5%增幅。图为四川某工厂生产车间。(视觉中国)

当特朗普对自己的拳头无比自信,中方也退无可退之时,两国在贸易战谈判受阻,甚至在其他领域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势必增大。身处漩涡中的香港,更不可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