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室】走近疏远再走近 安倍上任至今 中日关系十年变化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5日访华,被视为是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实这是安倍两度担任首相以来,再一次的踏足中国的土地,回顾近十年两国关系,可见中日如何从携手到跌落底谷,至今天再次稳步发展,恢复过来。

2006年安倍首次担任首相时,出访的首个目的地就是中国,打破了日本外访会先访美的习惯。(路透社)

安倍晋三在2006年9月就任首相,1个月后旋风式访华。他打破了过去外访惯例,把中国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他在当时表示希望能借访华开启改善中日关系的“希望之窗”,以改善一度在前任小泉纯一朗令两国陷入关系冰冷的时期。

中日逐步走近的五年

安倍因病卸任后,后任的首相亦保持着对华良好的关系。福田康夫继任首相后,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访日,被称为是“暖春之旅”。当年中日正受“毒饺子事件”困扰,一度令中日关系再陷僵持,胡锦涛访日一定程度地舒缓了局面。

福田康夫下台后麻生太郎短暂执政。他2009年访问北京,展开经济、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合作和交流。日本传媒把麻生访华形容为“合作之旅”、“互惠之旅”,这除了是因2008年雷曼迷债事件引发的金融危机、日本急需寻找出路外,亦是日本未来经济发展进一步向中国靠拢的开端。

2010年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访日,日本在前民主党大部分时期均与中国友好。(路透社)
钓鱼岛争议令中日关系跌至低谷,亦是这次中日关系需要再次修补的主因。(视觉中国)

民主党最后钓鱼岛“国有化”的冲击

2009年自民党败选,民主党执政,鸠山由纪夫开始了“亲华远美”的外交。2010年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访日,被形容是一次“融冰化春水”之旅,双方亦就东海问题重开谈判。中日双方专属经济区在东海重叠,并在交叠的区域中发现油田。2008年胡锦涛访日时与福田康夫达成共识,搁置争议共同开采。而当时领海主权争议的一部分,正好包含着紧接而来的钓鱼岛。

然而在鸠山由纪夫及被称为“中国通”的菅直人下台,换由野田佳彦在2011年上任后,发生了“钓鱼岛国有化事件”。2012年9月日本不顾台海两岸政府,完成“购岛”把钓鱼岛“国有化”,导致钓鱼岛争议急剧升级。中国发生大规模反日示威,中国海军亦加派大量海巡舰在钓鱼岛执勤,一度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发生冲突。中日关系亦瞬间跌至底谷,过去已签署的部分合作协议无法续期取消、官方取消互访、民间交流取消。

2014年安倍与习近平见面时握手的最经典一幕,两人的表情十分僵硬。(Getty Images)
2016年安倍与习近平见面合照,两人相互微笑的握手和2014年中日关系低谷时的成强烈对比。(Getty Images)

安倍再度上任后积极修补关系

同年自民党取得大选胜利,安倍晋三再次执政。2013年习近平上任国家主席后,安倍就修复双方关系变得积极起来。特别在日本有意借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中国旅客成为了日本旅游业最主要收入来源,经由民间交流的网络再度展开。安倍和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会面,虽然两人只作短暂交谈,但亦被视为尝试破冰的开始。而在2015年两人再度碰面,此时双方已较前一次从容得多,会谈内容亦就东海和平,再度合作等达成共识,两国关系终于破冰。

两国关系便自2015年逐步回稳,在2017年安倍趁中日建交45周年积极推动两国深化交流合作,并提议两国领导人互访。终于在201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实现了安倍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