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贪腐、货币贬值下的伊朗式生活
美国在当地时间8月6日午夜(香港时间8月7日中午12时),重启对伊朗制裁,首轮制裁措施涉及黄金、矿产、汽车等买卖,并禁止伊朗购入美元等。美国的制裁使伊朗原本已千疮百孔的经济贸易市场百上加斤。
有分析认为,经济萧条引发的民怨,为德黑兰政府潜藏被颠覆危机。伊朗人的生活现况又怎样?
过往德黑兰的市场向以“超长”人龙闻名,因为很多人每一次都会以批发优惠价大手购入日常生活用品及食物,以致排队付款的时间都变得很长。但最近几天的德黑兰市面冷冷清清,皆因美国对伊制裁即将到来,加剧伊朗国内的通货膨胀。收入较低的家庭现在只可以买仅能支撑一两日的食粮,生活捉襟见肘。
伊朗的经济危机不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早在特朗普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前,伊朗各处都已经出现大小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抗议政府对于金融危机的处理不当和官员贪污渎职。经济结构失衡在当地已经逐渐演变成威胁政权稳定性的局面,政教合一的的德黑兰政府面对的内耗,似乎比美国的制裁来得更具致命性。
智库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行政总裁Mark Dubowitz看到伊朗这两年民间示威的转变:“这两年伊朗国内示威民众竟会拿起‘反对哈梅内伊’、‘反对鲁哈尼’的标语,甚至企图推翻伊斯兰共和国等。这些直接挑战政权的行动,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都前所未有。”
今年1月,被外泄的伊朗政府内部会议文件显示,伊朗的宗教领袖及政府官员都对持续以久的反政府示威表示极度忧虑,指示威的危急形势远超想像。
事实上,示威者对于政府的不满,主要源于政商界既得利益者的互相勾结,贪污渎职。伊朗司法部上月就查处了数名商界人士,涉嫌以权谋私,非法进口外国汽车及智能电话。其中一单案件中,有人以低价进口超过10,000部电话,然后再以高价倾销国内市场,赚取差价。亦有部分商人通过政府的货币调控措施,低价兑换欧元入口外国货品,再卖到市场获利。
虽然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上月解除被指挽救金融危机不力的中央银行主席的职务,以示政府改革经济决心。周日政府亦指会放宽兑换外币限制和重开货币市场。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伊朗国内民怨对政府的不信任非一两日就可完全消解。
据伊朗官方数据指出,现在伊朗的蔬菜和水果物价,比起今年初的时候高出50%,加上伊朗货币里亚尔今年内已贬值超过一半,伊朗人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可想而知。有商贩表示:“之前,人们负担不起买肉的,至少可以吃面包和乳酪。但现在有些家庭连乳酪也负担不起。”
当较富裕的伊朗人在美国经济制裁到来之前已大手买入黄金、汽车保值,其他的清贫人口面对国外的经济施压,亦只能“餐揾餐食”,随遇而安。美国的制裁表面上是希望扼紧伊朗经济发展咽喉,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伊朗国内贫富阶层间的生活环境落差。穷困人口会视自己为不公义制度下的受害者,当他们受压迫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对管治阶层的反弹或会超乎预期,成为动摇政权的火药库。
19岁的阿里在德黑兰北部一间摊档卖蔬果,他说:“我每天从早上八时工作到晚上十二时,每个月只赚到一百万托曼(伊朗货币的民间说法,约227美元)。但这间铺的业主不用工作,每月可以收到九千万托曼(约20,430美元)的租金,这是一个公平的制度吗?”
他并说:“如果我在街上见到有示威者,我必定会加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