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连累中兴进入休克状态 事件中的三大教训
美国商务部周三(18日)宣布对中兴集团激活出口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口一切软件和硬件产品。由于中兴集团产品大多使用美国高通集团芯片,且操作系统均为安卓(Android),意味以通讯设备为主的中兴将难以继续经营。
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月周五(2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的禁令可能导致中兴通讯进入休克状态。而美国福布斯(Forbes)新闻网亦预计,中兴将在数月内申请破产。
难以否认,在中美贸易争端激烈的今日,中兴集团事实上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牺牲品。但同美方早前宣布制裁措施后,中方强硬回应相比,今次事件中中国官媒主动承认中方损失惨重。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强调中国应借此机会,痛定思痛,加强半导体研发;亦批驳“禁售令对中国芯片发展重大利好”等盲目乐观的说法。事实上,中国应汲取的教训绝不止于此。
教训一:自主研发薄弱
当前中国核心积体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电脑、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事实上过去数年中国由企业到官方都未就美国可能采取的禁运措施加以足够重视。官方尽管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但受惠的却大多是半导体代工产业,而非中国同美国和台湾差距巨大的半导体设计领域。
平时中国企业可以从国外厂商购买芯片组装需要的系统,但外国政府一旦采取限制性措施,相关路径便被封死。半导体行业作为投入周期长的行业,即使从当今加强扶持,行业成熟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同行业各方都应有足够耐心。
教训二:须重视法律和监管守则
早前美方对中兴定罪的核心证据为中兴一份“进出口管制风险规避方案──以 YL 为例”的内部文件,尽管被打上“绝密”的标记,却轻易被员工泄漏机密。文件巨细靡遗的叙述:中兴集团如何在贸易禁令下,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洗钱,规避美国监管。文件甚至还提到华为公司在类似情况下,运用了何种监管手法,使华为亦受牵连。
而在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通讯案件提出的调查报告中,直指中兴集团与美方达成和解协议后,并未遵守协议中开除34名相关员工的条款。但最离谱的是,中兴集团连最基本的表面工作都未做:30名员工获得奖金的通知以内部通告形式发出。在美方眼里,已然是挑衅行为,至此中兴集团的任何解释恐怕都难被接纳。
教训三:开放市场 为时未晚
美国对中兴采取制裁措施后,中方并非没有反制措施。中国方面宣布从周三(18日)开始,美国向中国出口高粱,必须支付临时保证金,保证金为货物价值的178.6%。然而这一反制措施与美国对中兴“斩草除根”式的制裁相比,规模上难以平衡,也未达到“对等制裁”的效果。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市场开放一直保持“为我所用”的态度:对于中国缺乏的农产品进口保持包容,但对西方占有优势的产业一直持保留态度:包括科技、汽车、金融在内,西方企业往往面对高额关税或产业进入限制。这一模式在保护中国产业的同时,也令贸易冲突爆发时中国缺乏反击的筹码。
无论是高粱或黄豆,中国大多出于卖方市场地位:由于农产品难以在短时间内生产,中国在寻觅替代卖家时需要承担价格提升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西方优势产业并未在中国境内扎根;即使有,也像汽车行业一般以合资形式出现,制裁将导致相关国企受牵连,令中国政策选项十分有限。这一平衡,只有在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后,才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