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北溪爆炸案对库尔斯克之战有何启示?|俄乌战争
正当俄乌战争观察者的目光都聚焦到乌克兰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Kursk)持续超过一周的侵入之际,多个分别来自瑞典和德国的媒体8月14日爆出消息,称德国早在6月向一个当时身在波兰、名为“ Volodymyr Zhuravlov”的乌克兰籍男子发出拘捕令,指他涉嫌与其他一男一女乌克兰籍疑犯参与2022年9月破坏北溪(Nord Stream)一号和二号俄德天然气管道的行动。
波兰当局确认有关说法,但波方却没有即时执行拘捕,如今则称Zhuravlov在7月初已越境回到乌克兰。由于乌克兰海事能力有限,人们看到这里就不禁怀疑北溪破坏行动是一直对北溪管道深痛欲绝的波兰所为。
然而,美国东岸时间14日晚上9时,《华尔街日报》刊登独家报道,引述多国知情人士消息将北溪破坏行动指向乌克兰。该文称破坏北溪的构想原生于2022年5月一个乌克兰军人和商人之间的饮酒聚会,计划很快来到时任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Valery Zaluzhny)和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面前,得到后者首肯。
但该计划被荷兰情报当局发现,马上警告美国中情局(CIA),后者要求扎卢日内停止行动,泽连斯基也命令扎卢日内停止行动,但扎卢日内却没有理会,期后更称破坏行动就像鱼雷一样,一发射了就不能收拾。扎卢日内在乌克兰民望极高,被视为泽连斯基政敌,本年初被换掉,如今则改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
假设这个故事大体属实,有两个特点值得留意。一是乌克兰的冒进在西方阵营内部似乎得到对俄鹰派国家的通力合作。在北溪破坏行动中,租借负责放炸药的游艇的是一家波兰旅行社,波兰边检部门对一度被举报的乌克兰特工予以放行,波兰当局起初也拒绝协助德国警方的调查,最终德方要求的港口闭路电视片段更例行性地被删去……
二是乌克兰的越界行为在事后也似乎会得到其西方盟友“挨义气”接受。《华尔街日报》所引述的一名高层德国官员就把事情说得清楚:“这个规模的攻击是引起北约联防条款的充份理由,但我们的关键基建却是由一个我们以大量武器输送和数十亿现金支持的国家炸毁。”
8月14日清晨,乌克兰对多个俄罗斯空军基地发动无人机攻击:
早在2022年10月,荷兰已经美国中情局向德国情报部门交送了一份有关北溪破坏行动的详细报告,但德国情报部门却依据情报分享规则而不将该报告交给德国警方,只告诉他们有此报告存在,导致德国警方要花费极长时间自行查证,到本年才有足够向法院申诉拘捕令的证据。
如果乌克兰的参与在2022年就爆出,当时饱受能源价格高企之苦的欧洲民意可能会扭转援乌之情(按:爆炸之前,北溪一号输气已无限期暂停,北溪二号则在俄乌开战前夕被叫停),至少引爆一场政治大风暴。但今天事过景迁,北溪早已不是新闻焦点,欧洲大体上已从对俄能源依赖之中脱身,现在才揭出乌克兰破坏北溪的事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政治影响。
回到库尔斯克的前线。乌克兰8月6日突然发动越境攻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个入侵俄罗斯的国家(按:讽刺的是二战时在库尔斯克击退德军的主力是乌克兰人),明显是一个践踏俄罗斯红线的冒进行动。其运用西方坦克、装甲队进入俄罗斯境内发动攻击的做法,也明显越过了美国、德国等国家原有的武器运用原则。
然而,眼见乌克兰的一时之成,美国、德国都放宽规范,接受乌克兰以西方武器作主动地面入侵。
目前,随着俄罗斯援军赶至,而且开始在库尔斯克前线较后地区挖掘战壕阻止乌克兰推进,乌克兰的库尔斯克突击最终很有可能变成与俄乌其他前线一样的胶着对峙或死伤惨重、进展缓慢的消耗战。
除非乌克兰主动从库尔斯克撤出,否则乌克兰最终必然会由攻转守,同时要面对本年以来对乌克兰前线造成严重破坏的滑翔炸弹。
乌克兰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续冒进,不顾美、英、法等国的禁制,动用它们提供的长程导弹直接打击离边境可高达300公里的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如弹药库、空军基地、物流枢纽等,先发制人地破坏俄军后勤。
库尔斯克攻势无疑为乌克兰军民打下了一支强心针,但要维持战果,升级攻势是不二法门。由于俄罗斯的核武威胁几乎只能用于“同归于尽”的境况之中,乌克兰还有非常大的升级空间。此刻的库尔斯克攻势也证明了直接攻占俄罗斯领土也不会触及普京的核红线。
唯一的阻力,就只有西方给乌克兰设下的各种局限。正如北溪破坏行动所显示的一般,只要乌克兰敢作敢为,西方国家也只能接受对抗俄罗斯还是主旨的政治现实。因此,如果乌克兰下定决心要在库尔斯克打出战略性的变局,未来这道前线上的战事升级还会陆续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