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之战|拜登道德破产 国际刑事法庭应该勇敢对历史负责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本周,以色列终于向加沙最后一城拉法(Rafah)发起了进攻。此刻的攻势还是有限度的,以色列在开打的第二天(5月7日)就迅速拿下了与埃及相接的拉法口岸控制权,更声称寻得了一些地道井穴,暗示其即时战争目标只是要阻止哈马斯从埃及方面偷运军火、物资。

问题是,拉法口岸,以及同样在加沙南部不过是同以色列接壤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Kerem Shalom Crossing)本周一度被封。虽然以色列5月起开始容许人道物资从加沙北部的埃雷兹口岸(Erez Crossing)进入加沙,但其每日货车进入量大约只有30多架次(按:这是根据以色列政府部门的数字),远远不及两个南部过关口岸高峰期的每日两三百架次(按:此等数字本身就远远不足,战前每日进入货车架次达500架)。

饥荒危机将至

似乎是为了要完全断绝对于加沙的物资供应,根据约旦的消息,以色列的犹太定居者在不足一周时间已两次袭击其开往埃雷兹口岸的人道物资车队。这些极端人士的行为,当然不是官方行动,然而,如今以色列的警队却在极右部长的掌握之中,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犹太定居者的破坏是得到了以色列政府某些人员的默许。

以色列国防军2024年5月7日发布的影片显示,其军事车辆在拉法口岸加沙一侧行驶。(Reuters)

在以色列进攻拉法之前,美国已故共和党元老麦凯恩(John McCain)的遗孀、现任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行政总裁辛迪(Cindy McCain),已经警告加沙北部正在全面的饥荒之中,此情况更逐渐向南扩展。

由于加沙的燃料进口全靠南部通过口岸,联合国5月7日就表明其在加沙的燃料只够一日之用。

换言之,以色列此刻进攻拉法的即时危机,并不在于以军对于140万平民聚集地区的大型轰炸,而是在于人道援助的断绝和潜在的大型饥荒。

一些巴勒斯坦家庭2024年5月6日在收到撤离令后,开始离开拉法东部。(Reuters)

美国支持进军拉法?

以色列这一次行动,再次证明美国拜登(Joe Biden)当局的道德破产。本年以来,拜登一直反对以色列在没有妥善撤离平民的计划之际贸然对拉法发动进攻。然而,到现在以色列真的“有限度”进攻拉法之后,美国就极力为“有限度”进攻和“大型军事行动”作出仔细区分,认为前者是为了阻止哈马斯透过拉法口岸的控制而获得资金,其行动目的合理(按:出自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之口)。

在5月7日的纳粹大屠杀纪念仪式上,拜登还在批评人们过了七个半月就忘了是哈马斯引爆恐怖、是哈马斯残暴对待以色列人、是哈马斯掳走并继续劫持人质,重申美国对以色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支持是钢铁一般坚固——这些都没有错,都是事实,却不是事实的全部。

由此可见,拜登当局至目前为此,依然支持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

5月7日,拜登在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发表演讲。(Reuters)

为了警告以色列不要更进一步进击拉法核心地区,美国政府官员5月7日也广泛地向不同媒体证实其已扣起部份对以军备输送的消息,当中包括1800个两千磅炸弹和1700个五百磅炸弹,以及可以将非导引炸弹变成精准炸弹的波音制JDAM装置。

不过,从拜登当局一直对以色列的“体谅”来看,如果以色列真的进入拉法清除哈马斯余下的几个营,拜登大概也不会有什么进取一点的施压。

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原该在5月8日向国会发表以色列有否违反美国和国际人道法律的报告。然而,拜登当局却决定延迟报告的交送。虽然媒体的相关报道没有提到其延迟的理由,但在此刻哈马斯已表明接受一个与以色列提案非常接近的人质换停火协议之后,拜登的考虑很明显是不要作出刺激以色列的行动,希望能利诱以色列接受暂时停火。

这正是拜登自去年10月7日以来对以色列一以贯之的所谓“熊抱”策略。

以巴冲突:2024年4月6日,加沙南部拉法(Rafah)大批流离失所的平民栖身帐篷。 (Reuters)

目前,以色列预计会在当地时间5月8日重开拉法口岸和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按:本文出街时,以方已宣布会重开后者)。可是,从过去7个月以色列严厉约束人道物资进入加沙的往绩来看,人们难以对以色列的“仁慈”抱有任何期望。

停火的空中楼阁

要拯救加沙人民,短期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由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暂时停火协议。

当中的困难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由于极右压力,似乎一直试图拖延谈判,而哈马斯则继续以加沙民众的存亡为代价,在各种细节上坚持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5月1日访问以色列,会见当地总理内塔尼亚胡(X@SecBlinken)

根据多方媒体报道,以色列和哈马斯在人质换停火协议上至少有五个分歧。虽然大家都同意以33个以色列人质换回数百个在囚巴勒斯坦人,并同时达成42天的第一阶段停火,然而哈马斯提出其交出的以色列人质不一定是活着的,遗体也该包括在内,而且将人质释放大多集中在42天停火即将结束之时,而非以色列提出的每3天放3个;对于在囚巴勒斯坦人的释放,以色列要求要有否决权,哈马斯则拒绝以色列的否决权;而原先协议中第二阶段停火的条文提到双方努力达至“可持续平静”(sustainable calm),此等用词为双方进一步谈判留下空间,但哈马斯则坚持要明文将“可持续平静”定义为永久停火;同时,双方对于以军在停火期间撤离加沙的幅度和范围都有争议。

这一类的细节,以、哈双方透过埃及和卡塔尔的中介已经谈了快五个月。如果双方都有意愿达成协议的话,暂时停火早就实现了。但事实是,“协议快要达成”的消息不时传出、来了又去,一直未有越过“快要达成”的阶段。当中,作为以色列安全最终保证的美国,以至哈马斯政治领导层身处的卡塔尔,都分别向以色列、哈马斯施压,但至今未见任何成效。

战争罪行的法律公义

过去两周,国际刑事法院正考虑以战争罪行对包括内塔尼亚胡在内的以色列官员发出拘捕令的消息甚嚣尘上,连内塔尼亚胡本人也多次公开为此发言抗议。不属国际刑事法院的美国据报正在背后游说法院不要发出拘捕令,以免破坏停火谈判,而以色列据报则威胁将会以迫使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崩溃的方式作报复。

2023年10月18日,在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外,数百名亲巴勒斯坦抗议者促调查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Reuters)

国际刑事法院至今未有为此作出评论,也未见任何行动。

法院避免作出过度政治性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今天以色列夺取加沙通关口岸之举,明显是正在延续其以饥饿作为武器的战争策略,这无疑是一种战争罪行。同时,内塔尼亚胡当局对于停火协议的拖延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暂缓国际法律公义的执行明显不能换取到和平。

在美国拜登当局不愿极限施压以色列、不愿同内塔尼亚胡割席的背景之下,国际刑事法庭已经到了必须为公义作出行动的时候。对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高官发出拘捕令未必能够促成停火,也未必能够阻止拉法的人命伤亡,但至少,这是对历史的负责。

乐观而言,也许,以色列政府受硬不受软,只有将他们的国际孤立推至极限,他们才会放弃今天在加沙直接和间接的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