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后.真相”和语言哲学

撰文: 来稿文章
出版:更新:

(本文为投稿,稿件可电邮至01philosubmit@gmail.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01哲学立场。)

作者:区哓阳&刘金昊

“悟”是禅学的精髓。获得“悟”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语言和逻辑作为认知的工具不能让我们领悟真实的全部,而“悟”则能够跨越语言的藩篱,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及生命的价值。这个概念简洁明快,但它能超越定义本身么?要理解悟,我们必须先理解人的概念。

 

凡事总有始和终,人亦无例外。在始和终之间,我们吸收养份,消耗体力,转化其为能量。除此之外,我们会把世界不同信息收集和处理,令知识扩大。而“悟”让我们知晓,我们处理资讯的方法与过程存在著谬误。作为我们处理资讯的元件,语言和概念以逻辑来帮助我们去分析和理解世界。然而禅学认为,逻辑这种以肯定/否定二元模式来论断事物真伪的方法,本身即忽视了万物归一。

 

后.真相时期的“悟”

 

2016年,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了年度辞汇。“后.真相”这词指的是一种全球现象,意指真理不再仰赖于客观事实,而是根植于个人的情感取向。真理在这“后.真相”时代变得模糊,其基础变得不固定。禅学说明人所理解的是建基于自我认知的产物,而禅学告诫我们必须时常警惕以防掉入自我主观陷阱。讽刺的是,“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证明了禅学一直以来所指出的问题是正确的。 

 

笔者认为思考方式是借助语言运行的。语言是人类相互理解演化出来的工具,它会随著人们的使用产生流变。随著科技进步,社会改变,人类创造更多精神和物质产品,语言亦随之而演变。既然语言并非基于现实本真,要认知真实,必须打破语言的桎梏。

 

与语言相关的另一问题则来自我们对“唯物”的执著及崇拜。举例而言,人们会奉有形的经书和佛语为至宝,然而这实际上是对“悟”的泯灭。诵读佛经或抄写佛语并不能达到“悟”,此因“悟”唯通过体验才能领略故中的奥妙。

 

通过体验,我们得以找回最为平凡的自我及与世界的关系。通过“悟”,我们得以领会万物归一的境界。在这个以“后.真实”为主导的时代,我们空前地需要一种“少即是多”的处事方式,而禅学正能满足这项需求。

 

我时常开玩笑般提到,任何关于“悟”的讨论(包括阁下现在正阅读的这一篇文章)都必因其试图将“悟”这概念付诸言语上的说明而告失败。简单的二元逻辑模式和概念系统不能够解码“悟”所供给我们的意涵。语言和逻辑割裂了主观和客观,分开了主体和对像本是一体的事实。逃离这藩篱的唯一途径就是找到一种“无言以蔽之”的方法。

 

现在你或许在想,一个建立在“不可言传”之上的宗教信仰似乎有点儿怪。然而,人们以无言来表达思想的情况比我们想像的多。在时间的长河与广袤的空间里,人类都有不同的以无言为载体的表达方式。举例而言,在日本,人们会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悟沉默

 

日本禅学家上田闲照教授,曾在1995年发表的文章里提及到日本文化有三种不同的“沉默”。第一种称为“黙る”(damaru),直译为“不说”,日本人亦很多时在日常生活里用上这里无言来表达敬礼或社交规范。第二种称为“沈黙”(chin-moku),“沈”在日语汉字里表达为下沉的意思,“默”的意思为寂静。在汉语里,“沉默”(chen-mo)通常会被用来描述人的性格,但在日本“沈黙”则是说明状态的词汇。“沈黙”是沉思带来的状态,人在这沉思里渐见“默”。据上田教授的观点,“沈黙”为通往“默”,第三种无言,的桥梁。“黙”(moku) 在禅学里表述的是世界万物初开的泉源,无言就是将人带回到这里。佛教里面的“空”(Śūnyatā) 跟“默”是同样的;“空”里存在万物的真理。

 

不单止在日语里,“沉默”这个概念在日本文化里盛行。例如,在日本书画,画家会以留白来表现“沉默”。日本艺术家称其为“间”(ma)。日本传统音乐里也有类似概念,音符之间的空拍被认为更能突显音符本身的美。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间”艺术家超越个人体验;观众亦能从其感受创造与造物的不同,并引发他们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差别。最后,观众们从“间”里被启发,问道:什么才是现实?画上的留白难道才是真实?看到听到的才是虚像?

 

从上述的讨论里,我们得知无言保存了事物的本真。话虽如此,我们必须谨记,无言不等如对虚无主义(nihilism)或对意义进行毁灭 (annihilation of meaning) 这类学说提供拥护和支持。与之相反,它启发人类对生命的热情至极点,这才是“悟”的价值。我们也要警惕,“悟”不能被用作为怠惰的借口或是糢糊道德的工具。反之,我们需要严谨的修行才能达至“悟”。如果以事物作为类比,我会将它比喻为一位治疗师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个没有主客之分、观念之别、时空之差的世界。

 

解释“悟”就如科学家解释黑洞。视觉上,黑洞几乎是不可观察到的。“悟”就如黑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如上述所提一样,任何给“悟”的释义都无法表达“悟”的意涵,只有自身的体验才能够探究“悟”的所有。

 

悟到“没有”

 

话虽如此,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最新的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黑洞都是这样“黑”,有些剩余数据是测量到的。同样,“悟”也有它可道的地方。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对“悟”这概念作出九点描述,每一点都与禅怎样革新我们的认知以及禅与世界的关系作出详细阐述。铃木大师亦提及到襌学没有衍生新的事物,它教我们唯一的东西就是“没有”。禅学就是叫我们去找回万物中的平凡。

 

文章的开头,我们谈及为何我们处理事实的方式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讨论指出襌学的“悟”可能提供一种修弥它的替代思路。我们亦指出襌在这“后.真实”时代的价值及重要性以及找来日本文化作为例子去解构禅学上的观点。

 

对于人是否真的能否跳出“悟”的定义且达成“悟”的境界,我是存疑的(尽管很多人自称他们得到了彻悟)。“悟”的价值在于启发我们对于开蒙的追求。假设人真的可被点化成佛,而顿悟本身是一刹那的,那么提出顿悟的一方必须解释他/她是怎样能够免于三维空间里的物理法则。从科学,从禅学,我们得悉永恒这一概念是一个假像,只有“变”才是永恒,假若顿悟是一种永恒的状态,那么前述与后述的观点是否会存在冲突?或许“悟”的本质是功能主导的,它帮助我们铲除假像,甚至乎包括“悟是可获得的”这一想法本身。“悟”不是答案,而是方法;对此,吉州禅师青原惟信,曾有一番见地: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夹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秪是山,见水秪是水。”

——《五灯会元》 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