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型与洞穴 - EP10
正如传统的哲学史所说,柏拉图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或许我们该这样说:如果没有了柏拉图,或许形上学、知识论乃至整个现代哲学的体系都将彻底改变。这位古希腊三哲之一,也几近可以视作“哲学”这词的代表人物。
(前文提要:智者哲学:苏格拉底)
哲人的生平
柏拉图(Plato, BC 427 - BC 347)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他在二十岁左右就跟著苏格拉底(Socrates)修习哲学。苏格拉底死后,他的思想大都由这位首席大弟子柏拉图所继承下去,特别是辩证法和善恶美德。柏拉图影响力最大的,不仅在于传承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思想,更同时把前苏格拉底时期或是同期的诸多哲学流派,比如艾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eanism)等熔铸在了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在哲学教育以及阐述方面,柏拉图也和自己的老师一样喜欢用对话的形式。而且柏拉图更进一步,其思想都有所记录以及整理,而结集成了一册册的对话集,流传至今,其中较有名的是集中阐述苏格拉底学说的《申辩篇》(Apologia),《克里斯托篇》(Crito),以及讨论他自己哲学思想的《斐多篇》(Phaedo)、《美诺篇》(Meno)以及《会饮篇》(Symposium)、《理想国》(Republic)等。
理型与两个世界
要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首先必须掌握一个关键词:理型(idea),柏拉图的基本哲学观是这样的,作为人类,我们必须意识到有两个世界的存在,而且这们两个世界必须被严格区分开来,一个是思想世界,而另一个是感官世界。因为这两个世界的分离,所以认识这两个世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这两个世界的区分上,柏拉图受到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影响,认为我们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运动,这种流变性的感官世界难以确定真实性;此外。他又吸取了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思想,认为真实的事物应该如巴门尼德所主张的“存在”般永恒不变,在这个基础上,“理型”就随之诞生了。
在柏拉图看来,“理型”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必然地和物质性的东西相对立。换言之,理型永远不可能在空间或物质,即是我们所生活的感官世界中出现,而只是自身纯粹而独立地存在。所以它形成一个“自在”的世界,它是永恒和不变的,并且只能被思想所理解而不能把感官所把握,因为思想是在人类灵魂中永恒地存在著,而不会如感官世界般的物质有著消亡失去的可能。既然理型不同于可感知的世界,那么就不可能在知觉世界里通过感官知识去了解理型。故此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而独立存在,至于我们感官所接触到具体事物而构成的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世界。
当然,柏拉图从来没有彻底否定我们生活的感官世界,他发现感官世界中个别事物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于理型,正如《理想国》所说,“当我们给众多的个别事物取同一个名字时,我们就假定有一个理念存在”。理型是一种没有任何摹本能赶得上的逻辑理想,在这里柏拉图借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摹本说,并且用模仿(imitate)这个词表达了这种涵义。于此他同时更证实了,那个第二世界,那个非感官的理型世界,被认为是较感官世界更高级和更有价值。正如《斐德罗篇》所说,“灵魂在前世见过他们”,现世的人们所种种感知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型世界的模糊影像而已,而我们必须要认清这点并且尝试发掘真实世界。对于这一点,柏拉图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去解释感官世界的模仿和真实世界的对立。
洞穴比喻
这个比喻又名“洞穴比喻”,出自《理想国》。在柏拉图看来,局限于感官世界而不觉自知者,是失去了自由的人,而他希望这些愚人从这个世界转换出来,认识到另外一个世界。为了解释这个转换的重要性,柏拉图严格划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划分了理型世界的真实和感官世界的假象、原本和摹本之间的区别以及相应的不同认识之间的区别。他把专注于感官世界且把感官世界看作真实存在的人,比喻成被捆绑、束缚在洞穴中的囚徒,他们只能看到凭借火光照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然后把影子当成真实的事物。
这些被捆绑的人处于无知的状态,但仍以为自知,且盲目地迷信感官知识,把影子当成真理。如果说洞穴世界是感官世界的话,那么洞穴外的世界就是理型的世界,亦即是柏拉图认为的真实世界。只有摆脱感官认知的人,才能进入理型世界,从而认识到真实世界的存在。在这点上,柏拉图继承了他老师“无知之知”的讲法,只不过他并没有如苏格拉底般把这些无知的人推向毫无止境的怀疑,而是指了他们一条离开无知的明路。
为了实现这种转向,柏拉图设计了一套教育课程,使灵魂固有的认识能力逐步提升,这套课程包括算数、几何、天文学、修辞等,最重要的是德性与美善的教育,和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同样认为只有实现至善至德的人,才有灵魂圆满的可能,而灵魂圆满正是我们认知理型世界的重要一步。
(下回:柏拉图:政治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