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礼物
作者|唐晋滨
精神分析师拉冈曾说:“爱是将你没有的东西给予不想要这东西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情人节,今年的礼物你准备好了吗?可是你送的礼物未必是对方想要的(这情况可不少见),但礼物可是我们表达心意的物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礼物的哲学。
其实,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礼物的场域,在判断一份礼物好坏(或恰当与不恰当)之间,有无尽的空间要我们摸索。由此,我们总觉得送礼总是犹如一场赌博,测试你对于收受者的了解,要你猜度对方的欢心。要有惊喜或新意,要符合对方的喜好等等。所以一份礼物最重要的是甚么?是象征意义,经济价值,还是送礼者为了提供礼物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心思、时间等)?这些问题大概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答案。可是,我们仍然可以在人类学与哲学的理论中,追寻一套共通于所有送礼行为的结构。
牟斯的礼物人类学
送礼是从古到今皆有的人类社会行为,甚至早在金钱、商品以至资本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在互相馈赠礼物了。说到礼物理论的权威,我们不得不提到马瑟・牟斯(Marcel Mauss),他是社会学大师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姪儿兼学术继承人,其著作《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以人类学系统式讨论人类的礼物与馈赠行为,为法国思想界带来很大影响,包括同为人类学家的李维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
牟斯认为人类馈赠的过程中包含著三重义务(obligation):首先是送礼/给予,然后是收礼/接受,最后是收礼者要以同一物品或同等价值的物品回赠给予者(回礼)。人有送礼的义务,是因为馈赠行为本身要求的义务所致(这是共通于所有人类社会的习俗、相处形式);人有收礼的义务,则是出于不愿因拒绝接受礼物,而跟送礼者之间产生矛盾。
此时,馈赠行为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双重关系:其一是(透过分享而获得的)认同与团结关系,因为给予者与接受者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所有;其二是(出于亏欠的债务而成的)等级关系,因为接受者一旦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便负债于给予者,在他没有偿还这份馈赠之前,会处于一种从属于对方的依附状态;如果他一直未能回礼,那么这状态就会固定下来。此时收礼者的心态,就好比梅艳芳与张学友《相爱很难》所唱:“受太大的礼会内疚却也无力归还”。而且收礼者不回礼就等于显示自己无能,这将会影响到其社会地位,种种原因都促成收礼者必须回礼的义务。
根据牟斯的观察,他认为在社会层面礼物交换是全面性的,社会网络就是紧密的礼物之网,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无法脱离这张网。在社会之下的馈赠,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持续性的慷慨行为或暴力,但这种暴力是隐蔽的,因为它以非利益的分享形式来实现。馈赠既可以使双方距离更近,但在社会意义上却使双方疏远,因为它使一方有负于另一方。到底一次馈赠行为较偏重哪一种倾向,这就要看馈赠行为是出于善意,还是只是被利用的一种手段,牟斯倾向希望我们多从真诚的善意来看待馈赠行为。
德希达的不可能礼物
经济学中有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只午餐,礼物也从来都不是免费、没有代价的。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Jacques Derrida)曾写了一本专书讨论牟斯的礼物/馈赠问题,名为《给予时间一:伪币》(Given Time I: Counterfeit Money),认为送礼与收礼者的感觉与意识,已经决定了礼物的性质:礼物本身就会带来亏欠的感觉,而给予者与接收者都会意识到馈赠这行为。日常馈赠行为中的礼物总是带著代价,而绝不是表面上的可以无条件接受的物品。
德希达的礼物理论跟他的思想方式密切相关。他观察到人的某些生存与思想方式中包含著矛盾,对此他提出了几组“诘难”(aporia),指出这些人类存有的现象都有著吊诡的逻辑:事物的可能性正建立在它的不可能性之上。馈赠就是德希达的其中一组诘难(其他诘难有款待、原谅与哀悼)。
在德希达看来,现实的礼物总是附带著条件与代价,而真正的礼物必须是无条件的,它应该在给予与接受的对立以外,同时超越自我利益或计算,因而完全不会有回礼,甚至在馈赠行为之后,在双方的记忆中都不留下任何痕迹。德希达认为最纯粹的馈赠,是送礼者忘记自己曾经给予,收礼者亦忘记自己曾经接受,唯有这样才不会让接收者负上亏欠的债,不会构成两者的等级关系,并且不会开启回礼与再回礼之间的循环链。在这种要求之下,真正意义的礼物,就正吊诡地不可以呈现自身为礼物,否则双方或任一方都会意识到这是馈赠行为,就会变成等级关系。
馈赠因此就成为了德希达所指的诘难:只有当礼物自身不以礼物来呈现出来 并且不被意识到时,礼物才是可能的。换言之,礼物的可能性就正建立在礼物的不可能性之上。我们还有可能做到纯粹、真正的馈赠吗?在现实上这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德希达对礼物的思想,等于认定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礼物,它的实现性(actuality)是不可能的。
回归正面意义的礼物
德希达的理论对于我们可能比较消极,有意识地送礼真的没有价值吗?我们或许可以回头看看牟斯给我们的出路:我们还可以有一种不单纯以利益为目的,而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基础上的馈赠,只有这样,礼物才是真正的人情与情谊的表现。
若你与伴侣之间的真爱已经超越计算,恭喜你,你们达到了良好意义的馈赠。可是若你自问还没有达到这境界,那么抱歉,以上的理论无助你挑选明天的礼物,也并非要你马上就跟另一半说“不如我们不要再互送礼物吧!”但起码可以让我们明白到礼物的基本逻辑,以及:为何选礼物让我们这么头痛。
《01哲学》,哲学入门,深入浅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逻辑。
立即下载《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