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专题回顾:伤春悲秋还是忧国忧民?
很多01哲学读者留言,说喜欢我们的村上春树系列。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人人都在当中看到自己的村上阅读史。村上春树作为东亚读者的文化启蒙,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在两岸三地散播,尽管各有各的时差,各有各的脉络。
村上风席卷之初,大江健三郎说,“村上是与奥特曼、电子游戏这些新日本格调表象共同作为全球的文化先锋而存在的。”村上热至今仍不能说终结——今年新书《刺杀骑士团长》发布之际,村上还被日本媒体盛赞是纸质出版成为夕阳产业的当下,“唯一能带来压倒性销量的文学‘巨人’”。
开读新书之际,免不了想要回顾这些年村上接受史的脉络。藤井省三在《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2007日文版)之中如是归纳:1985年热潮始于台湾;90年代之初,香港博益出版社也借机强推,制造“春树狂澜”。两地读者对现实政治感到无力,却仍对人生抱著希望的“中产感觉”,在村上小说里得到微妙呼应。更晚些时候,在上海、在北京,那些正在兴起的大陆城市,村上小说又一跃成为新兴作家幻想小资文青生活的标准教科书……
阅读村上专题的你,你的村上私人接受史又如何?
【01哲学村上春树专题回顾】
【哲录系列】是01哲学团队的村上阅读笔记。由村上小说中的一个金句,开启一个哲学或社科概念的讲解,或是引出其他小说家、评论家的不同说法。比如《柄谷行人:“村上在《挪威的森林》只写了爱情故事而已”》一文,便介绍了柄谷行人如何以“风景”的概念来批评村上小说,柄谷认为村上小说不过是透过反讽历史与自我抽离来确保“自我选择”的自由,将历史淡化为无足轻重的事物。
《村上春树《地下铁事件》的文学政治(上)》、《评论家眼中的村上:“鸡蛋与高墙”不是恰当的比喻(下)》
思兼的文章引用了不少日本学者尚未被译作中文的有趣文献,有效地梳理了村上春树的文学政治。很多评论家指出,村上经历了由“抽离”到“联系”的写作态度转变:早期作品尝试避开社会、逃避建制,而后他旅居海外离群索居,这经历反而令他开始重新留意与别人的连结。村上渴望的联系并不是指“已经明白大家的说话了,不如我们手拖手吧”,而是指“从井口不断挖下去,穿过不可能穿越的墙去与人联系。”对于奥姆真理教制造的惨痛的沙林毒气事件,村上春树以作品《地下铁事件》来触碰,尝试理解教众们想要创造的时代物语。此后小说《1Q84》中,村上似乎也尝试创造另外的“物语”,以抵抗奥姆真理教为大众创造的叙事。然而,批评家宇野常宽对村上的问题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批评:村上其实从未处理过“小人物”时代中社群之间的暴力问题,而他著名的“鸡蛋与高墙”之说更是一个无法描述真正时代问题的比喻……
陆鹿评论《刺杀骑士团长》,主要谈村上春树如何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历史、战争印象甚至战争这概念都被模糊化的问题。时代的过去使战争的重构变得困难。村上春树透过绘画的转向、个人战争回忆的描写,尝试不单从国家层面讨论战争问题。从《发条鸟年代记》到《海边的卡夫卡》,及至最新的《刺杀骑士团长》,村上都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战争并非只是国家机器与国家机器之间的争执,战争所带来的残局亦并非以创造一套(较多的)大众认同的文字论述即可盖棺;更甚者,我们甚至不能简单地将日本人放在“加害者”的位置上。要重塑完整的灵魂,或是日本要建立完整的主体性,就必须面对历史“洞穴”的存在。而且这不单是曾经经历战争的父辈的责任。
香港人气作家韩丽珠如何读村上?村上小说里的主角,从七十年代的反叛,九十年代的拥抱创伤和离散,到了近作,则到达回归家庭和谐的成熟成年人,究竟是岁月带给作家的驯服,还是,在已经过度发展的城巿里,人只能安于固定的现实,再也没有逃离的空间?韩丽珠透过村上好几部长篇小说的典型人物和叙事来追问这些问题。妻子失踪——共同经营生活的人脱轨了,这情形往往诱使角色把包裹著自己的常规和身份一层一层地剥去。接著出现的问题,便是对于“我是谁?我选择怎样的命运?我处在怎样的世界?”的追问……
村上春树的空间世界植有无法绕行的森林;“洞”与“墙”的空间形象同样是打开村上世界的密钥;还有被压抑的创伤空间…… 尤善培回顾了村上的空间书写,述说游走其间的经验:“我们曾穿越无限的森林,下到无尽的井底,共同抚摸著橡树上裸露的刀柄,轻声叹息。又仿佛我们就是那棵橡树……”
井/洞穴,离婚 / 外遇,失踪,侦查,Jazz音乐,威士忌,Dophin Hotel,绮梦,自杀……如何理解村上春树的写作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