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Mort)并不是终结 - 三十秒哲学课 #08

撰文: 01哲学团队
出版:更新:

情到浓时恋人之间常常许下生死誓言。在发誓“生死相许”之前,不妨先听保罗谈谈死(Mort)的哲学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到浓时,恋人之间常常许下生死誓言。在发誓前不妨先听保罗谈谈死(Mort)的哲学吧。

死亡是一切的终结,还是一个神秘王国的开启?所有类似的不可知的问题,都是哲学家思想的游乐场。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哲学、甚至生存本身都是在认识和练习死亡,而法国哲学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却劝我们放下对死亡的执著,他说“死亡仅仅是生命的终结,而非其目的”。这个观点倒是颇为接近中国思想中的“现世主义”,也就是对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强调。

关于“死亡”,一个更为激进的观点来自精神分析师佛洛伊德。他在晚年提出“死亡驱力”(death drive)的概念,说的是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希望回到母亲静谧而黑暗的子宫中,回归无机的状态。这个观点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因为它似乎与我们的常识——人有求生的本能——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想来,生活中亦不缺乏“死亡驱力”的体现:在壮美的自然风光面前感受到个体的消融、在天台上忍不住产生纵身一跃的冲动,甚至,性爱中的高潮在法语中的说法正是“le petit mort”,直译“小死”。或者更为广泛的,任何破坏的冲动都是“死亡驱力”的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死亡始终是一种禁忌。也许哲学和精神分析能让我们穿越心中的恐惧去直面这一“事件”,无论你认为它是一个开端还是终点。

【三十秒哲学课—法文课】节目,将由我们的好朋友保罗为我们讲解十二个法语中常用的哲学单词。如果想了解更多法语和哲学的相关知识,法国文化协会的新一期法文班现正招生,千万不要错过,详情请参阅连结

你可能有兴趣的延伸阅读:

【Events】海德格:人是向死而存有的 (09/26)

【Events】策兰: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 (11/23)

【Events】克劳修斯︰宇宙的尽头,难逃死寂 (01/02)

【聚光灯】张灿辉:遭逢死亡——作为哲思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