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存在与虚无 - EP75
《存在与虚无》(英︰Being and Nothingness / 法︰L'être et le néant)是沙特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写成的大部头著作。有人认为沙特这部著作简直是天书,因为它深奥难慬,似乎这部书不是为了普罗大众所写,更像是写给学院哲学系的人看的。而且这部书的也厚重得惊人,但正是这部著作足以令沙特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席位。
上帝是块石头与人是无用的激情
要说沙特最重要的哲学术语,应该是“自在的存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和“自为的存在”(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自在与自为的定义,由于比较艰深,我们在文章后半再详加讨论。简略说之,“自在的存在”故且当是客观外在的东西,无法言说,且被抽空所有人为赋予的价值和规定,但它是充实而完整的。
而在沙特哲学的语境中,“自为”(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否定”、“虚无化”基本上是同义词,通常是指人。沙特认为人是一种“欠缺”(lack)的存在,其实沙特这个本体论规定源于黑格尔。欠缺不是指人心理上、生理上的欠缺,不是指饥饿、口渴和缺乏安全感;欠缺指的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规定——人本身是有所欠缺的,不管你拥有多少食物、安全感,你仍然是欠缺的。
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如自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的存在拥有充实的存在,人注定有所欠缺,用沙特的术语来表示,即︰自为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和自在的存在完全重合,一旦重合,就会杀死意识。
意识的存在是纯粹的、清澈和透明的,没有任何先天固有的规定,这就是沙特的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的现象学基础。沙特指出既然意识是空虚的存在,所以它是个“无”,但这种“无”不是了无生气、死寂的“无”,而是一种有创造力的“无”。
欠缺在沙特看来,正是人类不满足之根源,而正因为不满足,自身空虚,促发主体去自我创造。如果读者记得早前讨论费希特(J. G. Fichte)的文章,费希特曾经指出,不是因为人有限,所以人要行动,而应该把这个命题翻过来解读:应该是人要行动,所以人是注定有限的。换言之,人的先天限制构成了人能够积极行动的规定。
沙特在讨论人的欠缺时,曾经利用自为和自在来指出上帝不存在和人的激情最终是徒劳的。沙特认为所有事物,如果不是自在,就是自为。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应该是一个充实的、实心的自在,甚么也不缺;但上帝同时又应该是一个能思考、能行动的存在,但能思考和行动即是有所缺乏。结论就是︰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只是一块会思考和行动的石头,但这样的荒谬东西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上帝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但沙特很快又指出,其实人们的激情和努力,人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想成为这样的状态,即是人希望自己获得完全的充实感,但同时又希望自己能自由地选择和思考。以一句话来讲,即是人们想成为神。但正如上文所言,沙特认为意识生来只能被意识的对象的支撑,而不能和它重合。沙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后半部份写下︰人终究是一种无用的激情(man is a useless passion)。
人的焦虑
虽然沙特在书中写下了这个近乎是绝望的语句,但综观全书,沙特认为人的确是一种无用的激情,但人们在世界行动的过程,仍能够发现自己是自由的。因为人的自由能够使人为惰性、僵死的世界带来各种意义和价值。不过沙特笔锋一转,又指出自由带给人根本不是幸福快乐,而是焦虑和痛苦。
人的自由能使人为世界带来各种价值,换言之,人的自由是世界上各种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但因为自由本身是绝对的、终极的、甚至可以说是被人被投掷进这个世界那一刻就被判定为自由,所以沙特有一句名言︰人是被命定为自由的(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人为甚么拥有自由呢?这其实是最大的偶然性,因为根本没有一个答案,人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人必然要为世界带来各种意义和价值,但人的自由从哪里来却是莫名其妙,自由是世界诸价值的基础,而自己本身却没有基础,归根到底人的自由是一种偶然的事实。
此外,如果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人必须为自己的各种选择和行为负上绝对的责任。沙特认为这是绝对自由所必然推导出的结论。事实上,人们往往很害怕为自己负责任,所以人们在选择时,有些人会因此感到焦虑继而逃避选择。不过沙特指出,当人们感到焦虑时,其实恰恰反过来显示了自由的存在。正如齐克果所言,焦虑是对自由的晕眩(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自在的存在
回到文初所悬置的问题,甚么是自在与自为?要说沙特最重要的哲学术语,应该是“自在的存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和“自为的存在”(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甚么是“自在”。“自在的存在”很难正面界说,因为你一旦说它是甚么,就已经加入了人为的价值和规定,正如当你说那东西是白色的、方型的,就已经加入了人为的意义和规定。所以对“自在的存在”的最好界说是抽去了所有人为所加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粗略而言,“自在的存在”是有待人所赋予意义的客观世界。沙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简单来说,即我们不适宜以创造或被创造这样的观念来思想“自在的存在”。这里“自在的”意思是指“自在的存在”既不可以说是被创造的,也不可以说它能创造自身。所以它既不是被动,也不是能动,因为上述特性是人的特性,而不是自在的特性。自在的存在本来就在。
其次,“自在的存在永远是其所是”。简单来说,即我们不适宜以变化的观念来思想“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本身就直接地是“自在的存在”,它不包含变化的可能性于自身之内。因此,沙特很形象地表示自在的存在是实心的,即是它没有里面和外面之分,因为说它有里面和外面已经把意义和变化可能性归于自在,而这些其实是属于人的规定。
最后,“自在的存在是存在的”。简单来说,即我们不适宜以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这样的观念来思想“自在的存在”。沙特认为自在的存在仅仅只是存在的,它不可能衍生出或衍生自于任何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人们也不能把不可能性归于自在。因为只有对于人来说才有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言。
自为的存在
沙特在论述自在的存在后,便转而讨论自为的存在。沙特指出自为一定要跟自在结合才能出现,而自为即是对自在的否定,其实这个结构就是上一篇文章所言︰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感知和感知物的内部之否定关系。沙特提醒人们注意当他说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感知和感知物的内部结合时,好像表达出自为可以脱离自在而独自存在。沙特希望人们不要过分运用自己的抽象能力,因为两者从来都是一起出现,不可能分开。根据意向性的定义,意识一定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因此,沙特才会表示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东西所支撑,以保持著意识与意识对象(“不是”自身的东西)的意向性关系。
这表明了意识的存在如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言具有处境性(英:situatedness / 德:Befindlichkeit),意识随著它所处的那个处境来定义自身,具体的自我定义如何操作,读者可以阅读上篇关于意识以否定对象来肯定自身的部份。
而“内部否定”关系应该是沙特哲学中最具革命性的部份,它使得沙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证明了意识能够超越任何对象。它指明了意识一定要和意识对象结合,准确而言,意识以超出、高出、甚至凌驾于对象的方式和对象结合。如果以日常经验来表达,就是人永远跟自己的文化、国籍、阶级、职业和身份等规定拉开一个距离。意识生来即被一个“不是”自身的东西所支撑著。用沙特自己的例子就是,那个人以不是侍应的方式是一个侍应,这里不是指你对自己的身份忠诚与否的问题,而是意识的必然结构决定了人不可能同自己的身份和规定完全重合。
总之在沙特看来,意识的存在,笼统而言即人的存在,其实是被投掷于世界中,而处身于不同的处境。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否定的连结关系。人向来都是以“否定”的方式跟世界发生关系,由于人的存在,火山爆发和地震所带来的是“破坏”,而不是仅仅改变了物质团块的结构,因为对于人而言,才有“破坏”可言,对于大自然,并没有甚么“破坏”可言,只是物质团块的改变而已。
这种说“不”的“否定”操作在沙特看来就是“虚无化”(英:nullification / 法:néantisation)。沙特的虚无化是指把一个存在从一个限制性的范围里划出来,并赋予意义。
例如为甚么当你身处人群之中时,你的眼球只注视那个女生而不是其他人。这时虚无化出现了,虚无化是指你把人群中的其他人都抹去,即你以肯定那女生的方式否定了其他人,而仅把那名被你注视的女生给提取出来作为关注的焦点,其他人则名符其实地成了她的布景板。为甚么你会注视那女生?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你觉得那位女生很可爱,这就说明了一切意识的指向都有价值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