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真是一门“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伪科学?

撰文: 莫修
出版:更新:

01哲学编按:观众看过 Netflix 上的《佛洛伊德》(Freud)之后,可能对精神分析没有加深多少认识,甚或疑感这是一门已成历史的伪科学,只遗留无意识、防御机制等某些值得保留的概念,或对解读文化产品与现象有所用处──但就决不会认为它会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本文针对这点,回应对于“精神分析是伪科学”的质疑。

【Netflix】未成宗师的佛洛伊德 睇剧必须知的四个历史时代背景

【Netflix】不科学的《佛洛伊德》,就不是佛洛伊德

乍看起来,将精神分析与科学并置,不得不说有点耸人听闻:难道精神分析不是一早已经被认定是伪科学了吗?只要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输入“精神分析”和“科学”这两个关键字,就可以发现许多对精神分析的批判。更有甚者,在2005年,法国雷阿雷内斯(Les Arns)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佛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法文原名为:Le Livre Noir De La Psychanalyse)的文集,此书成为法国当年排名第八位的畅销书。本书的作者分别来自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国家,其中有西方著名的哲学教授、心理学教授、历史学教授、精神病医生等。书中用当代的科学哲学和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精神分析既不是科学的理论,也不是科学的治疗方法。作者指责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有伪造资料以欺世盗名,贻误患者而不正当牟利之嫌。在书的最后,主编卡特琳娜・梅耶尔(Catherine Meyer)女士甚至如此断言:“如果没有精神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思维、生活和发展。”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谈精神分析和科学?让我们从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开始讲起。

卡尔・波普尔:精神分析是伪科学

在科学哲学中,肇端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权威理论大都祟尚“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认为只有能够被实验检验的理论,才有资格称为科学。精神分析学说从建立到现在的100多年间,不仅备受主流心理学质疑,而且还遭到科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批评。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莫过于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作的批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不能进行反证的,因而是不科学的。

波普尔:归纳法很科学?它本身就是不可检证的形而上学信念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提出假设,然后是对这些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并通过检验结果证实或否定假设。如果观察证明没有产生所预设的结果,那么这一理论便被“证伪”。这就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证伪标准。为了使一个学科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必须为它确定一些进行检验的条件,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它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证伪)。(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科学哲学暗示了科学自身的偶然性——因为如果一门科学是可错的,那么至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就不是必然的——但这显然与大众甚至是普通科学家对科学的认识相反。这一偶然性牵涉到科学话语的本质等更深层的问题,有机会可以再讨论。)只有那些可证伪的命题才是科学的,而像同义反复和列举了一切可能性或模棱两可的命题,都无法检验,因而是非科学的。可以解释每件事的理论,实际上没有解释任何事。波普尔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恰恰具有这个特点。

在《猜想与反驳》(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中,波普尔首先用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类行为作例子,来说明精神分析的不可证伪性。第一种情况中,一个人把小孩推入水中试图淹死他;第二种情况中,一个人跳入水中试图救小孩。然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都能被佛洛伊德理论所解释。按照佛洛伊德的理论,第一个人在忍受著部分俄狄浦斯情结的“压抑”,第二个人则是摆脱了压抑,实现了性欲望的“升华”。所以两种情况都证实了精神分析理论。但这一点恰恰说明了精神分析的缺陷,即它总是能自圆其说,而无法被证伪。而真正的科学是能够被证伪的。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然后,波普尔用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例子。基于相对论,爱因斯坦预测从远处恒星发出的光在靠近太阳时会被弯曲。这一预测是科学的,因为如果观察到光线没有弯曲,那么爱因斯坦的理论就被证伪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不能同时解释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但精神分析可以。所以波普尔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尚存疑问的理论被证明可以与分歧最大的人类行为相包容,那么也就不可能举出任何一个能够证伪这一理论的行为方式。”精神分析具有伪科学的基本特征,即它可以解释一切情况,可以适应一切变化,可以不断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总而言之,这种“反面我赢,正面你输”的理论原则可以防止任何反驳,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精神分析的反击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波普尔的批判有一定的道理。他所举的上述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所碰到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中随处可见——这种“精神分析”似乎无所不能,人类社会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它来解释。直到现在,世界各地大学人文学科的教授和学生,都还在前赴后继地把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在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中——文学文本、影像、社会话语等等。可以说,这种“庸俗精神分析”直接来源于大学话语,来源于大学人文学科的话语生产。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精神分析的批判,瞄准地更多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文学科化。的确,至少在学术产业内,精神分析乃至人文科学是不可证伪的。这些话语自身并不作出预测,遑论实验,教授和学生的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论文和作业)。在这里,精神分析更多地是作为学术从业者完成话语生产、维持学术再生产的一项“技术”。至于它科学与否,估计也没有人会在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冈(Jacques Lacan)一向十分鄙夷人文科学(sciences humains)这个名称,尽管现时的大学系统常常将精神分析归入人文学科当中。这样的批判,不仅来自于精神分析共同体的外部——波普尔和众多批评者——即使在精神分析共同体内部,也存在著对精神分析的“人文学科化”的抵抗。例如嫡系拉康派的大本营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除了理论教学以外,一直坚持要求学员进行个人临床分析。当然,笔者并不是全盘否定对精神分析的此类“应用”,但这里触及到的是更大的所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甚至是人文科学的本质问题,在此不表。

拉冈:最接近哲学的精神分析师

但是,我们要知道,精神分析从根本上讲首先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精神分析学说并没有陷入波普尔所指责的“不可证伪性”中。佛洛伊德生活的19世纪,现代科学带来的好处刚刚开始体现,佛洛伊德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都对现代自然科学持有正面态度。受科学理性影响,佛洛伊德基于他跟各种各样病人的临床实践,不断地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构建精神分析理论。只要我们翻阅精神分析史(对精神分析早期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沈志中的著作 《瘖哑与倾听》),我们就可以发现佛洛伊德无数次地尝试建构一个首尾一致的、可证伪的假说。

例如在1895年撰写的《科学心理学大纲》(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中,他提出了一个“心理机器”(psychic machine)假说。受当时的生物学、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影响,他在《大纲》中尝试将人类的心理过程完全化约为一些物理元素的量运动过程。然而,在后来的分析中,他发现这个假说无法解释病人的特别是跟语言相关的一些症状,于是他放弃了这一假说,转而建构新的精神器官模型(“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它我、超我、自我”),直到逝世也没有发表这份《大纲》。

沈志中《瘖哑与倾听》

更具体地,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一位精神分析家在每次分析中都在进行著一次证伪的实验。如果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强调的科学现象的偶然性,还有什么比个人更偶然呢?每个人的精神结构,都受到大至生理性别、民族、文化,小至最微不足道的生活事件影响,这些都构成了每个分析者的独特性。由此,每次精神分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通过假说—验证的方法进行的。分析家只能通过打断或阐释分析者的自由联想,并以分析者的反应来检验他的假说。只有这样,精神分析才能真正地处理每个分析者的独特性。如果可以像波普尔所举的例子一样千篇一律地套用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估计也不会落得一个“耗时”的臭名。

笔者深知,即使精神分析理论通过了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检验,它在大部分人看来,依然不构成一门科学,因为这里还牵涉到精神分析的对象(这对象是物理对象吗?)、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但科学史的无数例子告诉我们,一门科学总是在发展中建构自己的对象的。(这里笔者问一个近乎天真的问题:物理学中的“能量”是什么?没有人可以说“见过”能量。)与很多自然科学一样,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其在精神病领域的学说,在今时今日仍在不断发展中,远远未到完善的阶段。即使连物理学,这门拥有超过500年历史的现代科学鼻祖,依然不断革新自己的理论。精神分析诞生不过120年,我们又怎么能说它已经过时,甚至是无视它在实践中的效果,斥责它为伪科学呢?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