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法:本体论、哲学心理学与临床精神分析》简记
感谢“01空间”和各方支持,一连三次的《存在主义讲座》终于告一段落。在第一和第二次讲座中,我们讨论了以沙特为中心的存在主义理论,以及它所产生的矛盾和它所提出的“存在精神分析”。后者意图突破单纯以理论和思辨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和问题,从而进入到实践(Praxis)的角度。它认为只有在实践的角度中,人的存在才能被充分了解。而在最后一次的讲座中,我们跳出了存在主义的范畴,尝试从另一个层面来分析包括存在主义在内的不同理论方法。这些不同的理论都以“存在”为中心来解决不同的现实生活问题。
在最后一次讲座中,这三种理论方法被区分为本体论(Ontology)、哲学心理学和临床精神分析。为甚么我们需要如此一个区分?这是关系到哲学由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过渡。哲学探讨的问题当中有很多是单纯的知性探讨,为的是建立更完备的理论,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我们可以称这种研究哲学的态度是单纯的理论指趣。但是,如果哲学深入到个体行动和生活的处境,则它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生产理论,而更应该去产生效果(Effect),这个产生效果的过程,我们就称为实践。让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三个方法大概的意思。
一阶理论 与 二阶理论
哲学从最古老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开始,已经在思考“存在”的问题,例如甚么是“存在”、有甚么存在、存在的基本结构或原则;另一方面,一些形而上学则会处理比较特殊的对象,例如神的存在、灵魂的存在、自由意志、自我(Self)等等问题。我们称所有这些研究世界、存在或特定对象的理论为一阶理论(First Order Theory)。它告诉我们有甚么东西存在,不同存在物之间的关系是甚么等等。即是说,一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世界观(Basic World-View),并研究特定实体、事件、概念或表象(Representation),以及设想它们在类型上的分别和关系。比如说,沙特的存在主义中就包含了一个基本的世界观﹕现实有两种基本的存在,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前者是无意识的死物,后者则是自我意识。
而二阶理论(Second order theory)则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世界是甚么、有甚么。因此,它并不提供关于世界或存在本身的资讯或分类。二阶理论关心的是一阶理论的建构所需要的条件或必然的前题。例如奎恩(W.V. Quine)所提出的后设本体论(Meta-ontology),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有甚么存在,也不是特定的认知对象,而是不同的理论所设定的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例如,宗教这个信念系统的运作设定了神的存在;而对某些科学家(例如英国数学物理学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而言,数学则作为理念(Ideas)存在于非物理性质的维度当中。这两组信念系统中各有不同的本体论承诺。
因此,我认为哲学心理学也可以称为一种二阶理论。我所说的哲学心理学是研究人们为甚么相信某个信念或本体论承诺,或这种信念背后的心理动机是甚么,而不必然要关心这个信念本身的真假。例如,虽然尼采的学说对其他哲学信念和宗教的分析还是一种二阶理论式的分析﹕重点不是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而是人们为甚么相信有自由意志这么一回事。这种心理学的分析比单纯的知性理解多了一种效果,使得人不能停留在纯粹的逻辑推论和理论建构,而把焦点转移到自已赖以生存的心理机制和信念——重点不再是我相信甚么或信念是否为真,而是为甚么我相信某信念。
这种哲学心理学迫使人们面对自己真实的存在,把人从抽象的玄思和理论拉回到生活。但是,一开始的理论问题并没有解答:甚么是存在?我是甚么?二阶理论和哲学心理学式的思考都没有去解答这些原始的问题,它们只是把问题转移,而且即使我开始反思自我的心理和信念,也不一定有效用。
临床精神分析—临床本体论(Clinical Ontology)
临床本体论可视为前两者的结合。它不只解释人的信念和行动,也不只是建构一个解释存在的理论。它同时想要产生某种实际的效果。临床本体论作为一种关心自我存在的系统,然由“事实”出发来发展和实践其理论。这个“事实”特指和肯定了一个人类基本的生存问题——苦(Suffering)。简言之,人的存在就是苦。因此,去除苦就成了临床本体论想要产生的效果。
哲学心理学和临床本体论的分别在于,前者的目标依然是要提供一个知性的解释,后者的目标则是它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它和哲学心理学同样都并不关心某个信念本身的真假,但它前者却不会单纯把假的信念放在一旁,因为假的信念同样可以对人有真实的作用。
由于篇章所限,我无法更深入地解说临床本体论。读者若想更加理解固中内容,请收看我们于香港01网站的讲座录影片断。另外,本人还会和小赖于7月2日主持一个名为《成功争取K.O.哲学书的十九种方法》的活动,目的旨在与一众对哲学有兴趣的朋友分享阅读哲学书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