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工艺要与艺术享有同样的尊荣
Art Express:
Bauhaus一名是德文中“Hausbau”的逆位,意思为房屋建构包浩斯学校致力结合手工艺、工业与美术设计课程,实用艺术是包浩斯美学宗旨因为纳粹势力崛起,包浩斯学校于1933年关闭;后来于美国芝加哥重开,延续至今
要说香港的其中一座标志性建筑,似乎不得不提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明设计的中银大厦。事实上,贝聿明与包浩斯(Bauhaus)风格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之时,师承现代设计学校包浩斯创办人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虽然包浩斯学校的开业时间只有1919至1933年短短十数载,但是,包浩斯在搭建设计与工业技术的桥梁、打破纯艺术主导地位并且令艺术的发展方向迈向实用艺术等方面努力,与俄国结构主义对艺术实用性的理念遥遥呼应,在艺术史中留下璀璨成就。
1919年, Kunstgewerbeschule (艺术与手工艺学校)与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unst (美术学院)合并,组成了包浩斯学校。Bauhaus一名是德文中“Hausbau”(house construction)的逆位,意思为房屋建构。包浩斯的办学理念为以下三项:一,联合画家、雕塑家与手工艺人连成一线,在各种技术和谐地合并在一起;二,将手工艺提升到与纯艺术享有一样的地位;三,与国内的手工艺与工业领导建立即时的接触。第三点乃基于对当时德国国内环境的考量,与手工业联合是让包浩斯在战后萧条的经济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
包浩斯学校独特的师徒架构,同样为人津津乐道。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为时六个月的寄存课程(称为Vorkurs),在其中学习形式与颜色的规则,熟悉不同物料的特性,学生可以在这些基础课程中发展自己的创意。随后,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训练工作坊,工作坊的范畴包括木工、金属工、彩色玻璃制作、针织与印刷。这些工作坊由工场师傅——一名手工艺人(称为Wermerister)与设计师傅——一名艺术家(称为Formmerister)运行。艺术史家Frank Whitford解释道:“前者教导方法与技术,后者则与手工艺人紧密合作,向学生介绍创意的奥秘,帮助学生创造出自己独有的设计语言。”而上述的培训最后导向的,是让学生接受建筑设计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分别称为“入门生”(journeymen)与“实习生”(apparentices)。
当时包浩斯学校教学团队的阵容鼎盛。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克利(Paul Klee)都曾经是校内的Formmerister。当时,由于包浩斯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许多学生在基础课程后被拒绝继续参与课程。因此,包浩斯学校于14年内只有约1250名学生,也就是平均一届也不足100名学生。
包浩斯学院的14年生命绝不平坦。在1924年,学校便因为德国右翼的压力而关闭,只能移至德绍(Dessau)重开。此时的包浩斯学校风格大变,以美术学院自居,同时放弃为了减低学术主义而将“教授”(professors)命名为“师傅”的坚持,Wermerister-Formmerister的教学系统从此消失。
虽然创办人格罗佩斯一开始就将学校的最终目标订立于建筑范畴(由Bauhaus一名即可了解),但是要到1927年,校内才成立了建筑学系。他指派瑞士建筑家迈耶(Hannes Meyers)担任学系教授,其后更成为包浩斯学校校长。当时,迈耶以马克思主义理念将学校导向社会学的方向发展,在学期课业当中大量加入政治元素,此一举动与原先学校的基调完全不同,令不少师生大为反感——摩荷里·纳吉(Laszlo Moholy-Nagy)在迈耶上台之后马上就辞职了。迈耶希望包浩斯的产品可以满足“必须品的需要而非奢侈品的需要”,鼓励工作坊制作可以量化生产的商品。他的进路为学校带来了可观的经费,却引发了许多职员的不满——他们讨厌迈耶令政治宣传凌驾于美学之上的管理观念。
在各方要求下,迈耶于1930年被强令辞职,由德国建筑师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接任校长。当时,纳粹党在德国的势力日渐强大,凡德罗希望能解散校内的政治协会,避免学校成为右翼的攻击目标。然而,在迈耶管治期间,马克思思想已在校内羽翼丰满,拥戴马克思思想的学生为数众多,他们的一次校内会议几乎引发暴动。虽然凡德罗努力压制校内的政治活动,但依然难逃纳粹党的禁令——1933年4月,包浩斯学校宣告关闭。
幸而,包浩斯的种子并未因此而枯死。在迈耶担任校长期间辞职的纳吉与其他艺术家,转往美国之芝加哥设立新包浩斯(现为伊利诺工科大学),凡德罗亦在此重执教鞭。包浩斯在成立初期的理念,反而在美国开花结果,大概可见艺术重心从欧洲转移至北美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