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拟购819架军用商规无人机 加强对陆作战侦查
台湾政府为强化防卫需求,正戮力推动“军用商规”无人机研制、量产工作,目前已完成5款军用商规无人机原型机。根据台湾军方拟定2024年度预算书,台陆海空三军均持续编列预算采购无人机,采购规模达到819架无人机,以强化部队监侦能力,强化作战效能。
主导台湾国防科技研发的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早于今年2月即曾指出,台湾政府致力推动研制的五款“军用商规”无人机,分别为舰载监侦无人机、陆用监侦无人机、目获型无人机、监侦型无人机,以及微型无人机。按台湾军方8月31日送交台立法院的2024年度预算书所示,新增无人机的采购案均编列于陆、海、空军预算之中。
台湾陆军司令部于2024、2025年度共编列约6760万港元筹补320架“微型无人机”,另同样于2024、2025年度,共编列约1.4亿港元筹补72架“目获型无人机”。
陆军说明,微型无人机的目的是为了使部队于执行渗透破坏及城镇、基地防卫作战等任务时强化侦察效能、扩大监控区域的作战需求,以支援各部队实施视距外目标获得,以获得有效正确的情资、顺利达成作战任务。目获无人机则是强化部队监侦需求,以遂行反击、反空机等任务,另可执行火力效果监视与后续掌握海上敌船团动态,利用指管系统分享情资,争取反应时间。
海军司令部于2024至2028年度编列约6亿港元预算,筹购96架“陆用监侦型无人机”;另于2024至2025年度共计编列约1.04亿港元筹购16架“舰载型无人机”,并包含8套导控系统、4套飞行模拟套件。
海军说明,陆用监侦无人机是利用无人机搜索识别目标,提供各型制海飞弹车组目标情资,确保提供机动飞弹车发扬火力;舰载型监侦无人机则将搭载于两栖运输舰,并搜索水面、登陆滩头及港口,掌握战场环境,供登陆部队从有利位置遂行两栖作战,减少军方伤亡、增进作战效益。
空军司令部于2024年度编列约7千万港元筹购315架“微型无人机”;台湾空军指出,相较欧美国家有强大侦搜部队且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与各式监侦装备,使敌方部队动态无所遁形,而空军情报分析能力与沿用老旧监侦装备机具,恐无法因应未来高科技作战,因此本专案为强化单位侦搜手段及监侦需求,以满足部队在战时任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