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加油”到“台湾真好”:横跨两岸三地的“爱的比较级”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歌手张学友为中央电视台录制祝福视频,席间提及“香港加油”字眼,意外遭中国大陆网民攻击,央视片段随后亦被删除。张学友7月3日发表声明,指他对“香港加油”成为“禁语”无法理解,并希望中国人能“以理服人”。
相关事件旋即成为横跨中港台三地次日的一则热门新闻,各种评论与缓颊之语不绝,舆论多“心疼”向来无涉政治表态的张学友,望这起烧得突如其来的民粹之火早日熄灭。
回顾近年两岸三地艺人“涉政”火烧上身的事件层出不穷,虽人人皆称“音乐归音乐,政治归政治”,但在陆港与两岸关系存在一定矛盾状态下,演艺人员盼与政治划清界线的初衷,总归只能是期待一场,不敌两岸三地日渐饱满却又脆弱的民粹主义。悲观而言,原可包罗三地的泛民族主义统合,在特定意识形态刺激下,如今遂演变成割据一般,劣化为一类既排他又信仰属地的民粹气燄,听者有意下,只得灼伤无心说者。
综观张学友在陆网惹议的发言,除了“香港加油”这个被主观牵引至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的口号外,张学友言谈间“只有香港、未见祖国”也是被陆网提头来见的重点,终于一顶“不爱国”的政治硬帽便给扣了下来。
无独有偶,此前长年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台湾演员李立群,今年四月间逢上海疫情爆发,网上分享隔离日常,一句“给你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度引得台网舆论趁机嘲讽,成为彼时话题。近日,李立群返台,因将钱包遗漏在入境柜台,后有民众拾起迅速归还之,李立群再次在网上“分享体验”,随口称“台湾真好,东西掉了立刻有人帮你拿过来”,却又无事惹得一身腥——即有好事网民纠字“台湾真好”,反向揶揄“中国不好”,又或开呛李立群,认为中国既然这么好,又何必返台?
尽管张学友与李立群两人成为新闻话题的“境遇不同”,惟细究其中,在敏感、饱满又脆弱的三地民粹主义夹击下,两人境遇实则殊途同归。
首先,张学友遭疑以“香港加油”呼应“反修例”,又通篇未见“祖国”,致其“爱国心”被打了折扣,撇除此高标审查有碍“人心回归”,其民粹意识反映的是祖国情怀与香港情怀的认识论中存在边界割裂,且存乎优先序,即必先有祖国,方有香港;先爱祖国,才能后爱香港。
在陆港关系存在一定矛盾的当下,张学友言谈“只有香港、未见祖国”,意外踩踏中国大陆热炙民粹最在意也最放大检视的地带:香港人说香港,到底是在“先有中后有港”的意识下产出,还是一套“有港无中”的属地语言?
点击睇学友这段短片:
其次,李立群旅居上海多年,在“饥饿过后”返台,台网对此多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心思,哪怕李立群多嘴一句“台湾真好”,都能超译质疑是否有代表“中国不好”之意。两岸关系矛盾历史由来已久,如今尖锐演化,在台湾“反中”民粹高张持续下,显然徒有“台湾真好”不足矣,还须有“中国不好”与之相称,台湾价值才得以升值。
总的来说,迸发在陆港与两岸之间的民粹火花,殊途同归之处是将彼此的意识情怀与叙事进行绝对的割裂,成为正方与反方之间的对簿状态,并且赋予己方“属性主意”日益明显的情怀,同时伴随对待彼方一定的比较级心理。在张学友事件中,祖国与香港“各自属地”,但存在先后与大小,“先中后港”、“中大港小”;在李立群事件中,大陆与台湾同样被“各自属地”,但必须存在高低位差,往来两岸如艺人,在叙事与情怀的表露中,两者不可兼得,否则谴责将至。
这两场几乎同映,既表现排他又信仰各自属地的民粹之争,十足有碍跨两岸三地泛民族主义的凝聚。正面来说,三地有着对属地发乎情的情怀再正常不过,但当属地情怀的爱满溢,甚而出现了“比较级”,等着挫伤下一个“张学友”,又何其无辜,也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