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众院通过《台北法案》 台湾还需要多少安慰剂?
美国联邦众议院于当地时间周三(4日)以415票对0票,全票通过《台北法案》(TAIPEI Act),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国会借此持续向世界传达“美国与台湾同在”讯息及对自由、民主、开放的坚定支持。
远在太平洋彼端的台湾总统蔡英文则于周四(5日)在总统府内,向来访的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ty)致谢,“感谢美国以具体行动表达支持(台湾)”,莫健则说台美关系“共存共荣,休戚与共”。
对许多台湾人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于美国肆虐之际,美国众议院还没忘通过《台北法案》,虽称不上是“相濡以沫”,但绝对称得上是“情谊坚定”。
不过,自从2018年年初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以加征输美钢铁、铝制品关税揭开“中美贸易战”序幕以来,来自美国众议院、参议院对台湾的“坚定支持”就没少过,包括《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2019年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2020)等涉台法案,类似的场景就不断上演。
整理这些由美国国会友台势力发起的内容来看,不外乎有三个重点,包括落实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要求行政部门以实际行动协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要求行政部门以实际行动增进台美实质关系。
不过,持平的说,上述三大重点,特朗普政府做得比较好的只有“落实对台湾的安全承诺”(或称“卖武器给台湾”)这一项,毕竟,对“生意人”特朗普来说,这才是“台湾给得出的好处”,况且,众所皆知,军火商的支持对特朗普至为重要。
其余两项,不能说特朗普政府做得不够,因为在“中美贸易战”大架构,“台湾牌”是一定要打的,不过,对台湾来说,用“口惠而实不至”形容是绝不过分的,甚至回到《台北法案》本身来看,较诸先前通过的多个涉台法案,其“尺度”反而更加后退。
此次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的《台北法案》主要有两大重点,一是敦促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应与美国国会协商,寻求机会“进一步增强美台双边经贸关系”;其次则是“支持台湾成为所有不以主权国家为参与资格的国际组织会员”,并在其他适当组织中取得观察员身分。
第一个要点是是台湾人的主要关切,美国联邦参议院当初提出《台北法案》时,在法案内具体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应以签订经济互惠、保护美国劳工、有利美国出口的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下简称FTA)为目标,与台湾展开双边贸易协商”。
鉴于台湾被排除在已生效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及即将完成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区域经济整合的国际政治现实,对台湾来说,台美FTA才是《台北法案》内真正的“牛肉”,蔡英文政府更自2019年9月就开始宣传“台美可望签订FTA”,甚至已做好不惜付出“开放美猪输台”准备。
不过,众议院通过的版本硬生生的将“美台FTA”从法案中移除,甚至比《台湾保证法》法案中要求美国行政部门重启“台美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谈,“并以签订FTA为目标”的文字内容还要“退步”。
能否加入国际组织,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国际刑警组织(ICPO)是台湾人民的普遍关切。然而,WHO与ICAO是联合国(UN)附属国际组织,其加入门坎就是“主权国家”,ICPO虽然不是联合国附属组织,但早在1984年就曾有决议接纳北京为“中国唯一代表”,台湾多次叩关申请成为“观察员”,都被以“1984年决议”及“成员国内部事务”直接打回票。
换言之,《台北法案》中所谓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其实也是“口惠”,而且早已是美国国务院涉台事务官员的“标准话术”,在《台湾保证法》中也找得到同样“保证”。
不过,虽然是“口惠”,却不容否认这是美国国会对台湾表达的“善意”,就算是从对大陆的“敌意”出发,当做“安慰剂”吃还行,但就怕美国行政部门以《台北法案》中的“增强台美经贸”敲开“美猪输台”的民意围墙,台湾却一无所得,“安慰剂”变成“糖衣毒药”,那就不好了。
至于莫健说台美“共存共荣,休戚与共”,应该敬谢不敏,除了因为太过矫情、恶心,台湾应该知道,先有“美中关系”,然后才有“两岸关系”及“美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