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止对台ECFA优惠 台产业界:累积项目近半 传产恐面临关厂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台湾的润滑油、基础油等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取消对台关税减让。台湾学者警示,如果两岸僵局不解决,北京接下来对台报复措施还会一波接一波;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则担忧,若ECFA优惠项目中止继续扩大,台湾传统产业将面临关厂危机。
学界评估:经济效益不显著
台媒《联合报》报道,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表示,尽管ECFA关税项目占出口中国大陆比重不高,帐面贸易值影响的确不显著,但ECFA是两岸最具指标性协定,持续后退不利两岸关系,且主要影响对象是中小企业,呼吁台湾政府仍要多关注。
针对北京去年底先中止ECFA项下丙烯等12个税目产品关税,后在今年1月台湾大选前再度释放不排除再扩大报复措施风声,刘大年认为,北京今(31)日再度宣布终止134项税目关税减让,产品涵盖石化、纺织、汽车零组件、机械工具机等,范围果然比上次12项更大。
刘大年指出,所有ECFA 539项早收清单出口值约150亿美元,占台湾出口中国大陆10%,占台湾总出口金额只有3%-4%,今次134项商品出口贸易数额占比更低,而且并非禁止出口中国大陆,只是没有零关税减让,经济效益的确影响不显著,但ECFA毕竟是两岸最具象征性、指标性协定,一直往后退,对两岸关系不好。
刘大年警告,北京官方公告,特别标记清单是第二批,显然后续还有第三批,会像挤牙膏一样持续。尤其多数早收清单主要是中小企业,相关从业人员也不少,呼吁台湾政府要多关注。
商界忧虑:传统产业面临关厂危机
不同于学界分析,来自台湾产业业代表的反应则更显紧张。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接受台媒《中天新闻网》采访表示,ECFA这次停止134项项目,加计过往的停止项目,恐怕超过200项,ECFA的项目总共567项,将近一半的项目中止,这是很重的后果。
赖正镒指出,这次中止的项目,包含石化、纺织与机械项目都有,像是蓄电池、齿轮传动装置等,很多都是台湾传统产业,甚至是比较依赖中国大陆的产业,这可能会造成这些厂商重伤,甚至面临关厂危机、造成失业率增加。赖正镒呼吁台湾政府应该要先对北京释出善意,包含去年中国大陆称台湾高关税的项目,检讨修正,以舒缓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