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得恩 以武见道
“习武之人必有三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电影《一代宗师》的对白,同样贯穿了香港武术运动员许得恩(Samuel)26 年的人生。六岁开始接触武术,学习长拳、刀术和棍术,凭双手“打”入港队,许得恩却在那里见到自己的不足。为了留在港队,好动的他听从教练建议,改练太极,每天“站桩”练基本功闷得发慌,但那些年小来岁的小伙子,始终咬紧牙关撑过来。
武术引领许得恩见识天地之大,他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参加比赛,从世界锦标赛冠军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站在云端上,难得他没有忘记武术之道,并非在于争名夺利,所谓“武德”,旨为众生“止戈”, 善战者,不怒也不争。
太极给予人一种缓慢而平静的感觉,访问许得恩当日,他因有要事处理而稍有迟到,故一抵达便先向在场工作人员鞠躬致歉,文质彬彬的第一印象确实与太极谦恭有礼的特质相符合。怎料Samuel真实性格原来是活泼且幽默,受访时不但屡屡“爆出金句”,再配上动作绘影绘声,不时引得自己和全场发笑。即使当时阴雨绵绵,他的乐观和笑容亦如阳光一样,为访问场地带来温暖。
最适合形容Samuel 的句子,大概是“不失其赤子之心”,因为小时候的他已经活泼好动,游泳、踏单车和各种球类活动均有涉猎,接触武术是六岁那年。“有一次跟妈妈逛街,见到一个武术兴趣班,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当时我以为武术只是星期六和朋友一起拉筋踢脚的活动,没想过一玩就二十多年。”
起初,他学习长拳、刀术和棍术,并在2008 年获推荐加入香港队。当时他只有十岁,对于“香港运动员”这个称号当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每次去训练就成。然而,青少年武术竞争激烈,许得恩渐渐落后于同侪。教练建议他另辟蹊径改练太极。
小伙子毅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从基本功重新开始练习,但没想到每次训练都闷得发慌,“其中一种基本功叫‘站桩’,即是‘无影凳’再站高一点点,一练就是半小时。记得那时我‘脚震震标晒汗’,想找人倾偈、自己唱下歌”。
站桩的日子确实难挨,但许得恩从未想过放弃,他笑言当时“唔练太极就冇饭开”,但这背后也是缘于一份坚忍。“不练太极的话,基本上就不能留在港队,要不做全职学生,要不做其他工作。是不甘心吧?所以我就出更多力去练好太极。”
成功的秘诀 懂得享受
见到自己不足,唯有破釜沉舟,许得恩终于稳占港队一席位,但运动员这条路并不易走。拉筋和跑步练气是许得恩自小就不喜欢的环节,尤其武术运动员小时候拉筋,一条腿按在地上,另一条腿拉上头,听起来已觉痛入心扉。不过日复日训练的日子没有白过,许得恩渐渐获得代表香港参加比赛的机会。
回忆第一次代表香港出赛是前往澳门参加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他坦言当时脑袋一片空白,直至后来表演结束后得到其他人赞赏,他才渐渐明白:“我并非为追求成绩而习武,我希望透过表演去获得赞赏和满足感。”
许得恩一步一步走上世界级舞台,在2019年,他分别在忠州世界武艺大赛, 以及第15 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赢得男子太极剑冠军,今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他再夺得太极剑金牌和太极拳铜牌。他分享成功背后的秘诀,关键在于“享受”两字:“经历疫情之后,相隔四年再有比赛打,而且更是我人生第一次、亦是最后一次的大学生运动会,这是一生中唯一的机会,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一切。”
在访问当天,许得恩正忙于备战亚运会,他以“享受比赛”作为自己的目标;下笔之时他刚完成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赛事,为自己和港队增添一面银牌,一扫上届亚运“梗颈四”的阴霾!这位新晋亚运会银牌得主原来亦是一位电视节目主持,这个身份跟他的性格和形象非常相符,他转数快、口齿伶俐、有表演天赋,Samuel 直言两种身份相辅相成。
之前在电视节目看到Samuel 做主持,风趣幽默的讲话令人看得开心。访问当日他刚踏入房间,便能感受到习武之人的平稳步伐,和他口齿伶俐、经常发表食字烂gag 的性格实在有些反差。只不过当Samuel 坐下做访问时, 其表演天赋顿时发挥起来,时不时做出各种动作为示范,更令人敬佩的是只要他一做武术动作,表情立刻入戏,眼神亦变得锐利,表情配合动作显然已刻入其DNA。
作为一位武术运动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两种身份具有相似的特点,都需要做好大量准备,临场更要应变执生:“两者可以互相参考,同样讲求适应力,甚至我做几次主持的执生次数比多年习武还多!当然这亦有助我跟他人沟通和做访问!”
悟透自己 看淡名利
武术令许得恩见识天地之大,但他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手执多块世界级赛事的奖牌,于他而言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我小时候武术成绩不算好,但在父母和家姐心目中,我仍是最出色的一个,这种成长环境令我看淡一切,成绩于我从来不是一回事。”
他以世大运为港队夺得第一面金牌为例:“第一金和第二、三金的份量有分别吗?张家朗在剑击夺金亦算是港队剑击的第一金,所以其实并没不同。成绩只是虚名,如果我不享受比赛,夺金亦是徒然。”
要全心全意享受比赛,就要学识应付压力。对于乐观至极的许得恩而言,所谓压力只不过是其中一面,就如太极有阴有阳,一切在于个人的观点与角度:“如果有人说‘以你的技术,有机会在这次比赛中夺金’,这句说话可以是好鼓励性,代表别人认同自己实力,但又可以是充满压力,认为自己不能辜负别人的期望。信心和压力只是取决于自己。我的角度是别人相信我的能力,所以更应该带同这份信心去做好自己!”
世大运的一金一铜,令许得恩获得“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的60万港元奖金。该计划由香港赛马会赞助香港体育学院推出,旨在表扬于大型运动会中夺得佳绩的运动员,当被问及他打算如何运用这笔奖金时,他指做运动员并非为名利,并思索半刻后表示这笔奖金可以资助父母去旅行。
对于物质,他一直淡然处之:“家人本来都不太著重物质,所以我性格亦如是,再加上宗教影响,更令我不太追求名利。就算我是世界冠军,坐巴士外出都未必有人认得我。”
武德即止戈
武术让许得恩过了精彩的十多年,但他没有因此忘记武术之本——所谓“武德”,就是“止戈”。
“武术本为打仗而生,是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击退敌人。‘武’字其实就是止戈,即是以武力去停止战争,所以我认为武德的精髓在于能够善战而不争,有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但不主动挑起斗争。”
随着成长,许得恩亦发现武德并非什么深奥哲学,就是一种人生道理:“假如我们用口才了得形容武功高强的人,有武德便是以口才去跟他人沟通, 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而非处处数人不是。”
以武术回馈众生,对于许得恩来说也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他表示,武术教会他一句话,并在场中压低声线,认真地道出了这句金句:“‘很多事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一个动作可能包含著攻防意识,一个拳击动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一回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又是另一回事。这个道理也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比赛之事亦然,社会之事亦然。”
那么他对后辈又有什么建议?他就交出一个十分“许得恩”的答案:“没有建议,因为他们亦是我的学习对象!虽然大家是竞争对手,但能够每日跟他们一起训练,甚至出战同一个比赛,我都认为是一件开心事!”
我认为武德的精髓在于能够善战而不争,有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 但不主动挑起斗争。
太极是武侠故事以柔制刚的功夫,亦是楼下老人家晨操活动。无论在哪个场合,太极都离不开“传统”这两个字。但对于活泼好动的许得恩来说,他当然不满足于被传统的框架所束缚。因此他视每次上场为“Showtime”。他大胆创新,例如将西方名曲《给爱丽丝》用作太极套路配乐,只为在观众和评审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上场Showtime!
习武多年,Samuel 踏上的赛场无数,而他最享受的便是临上场的一刻,“因为有观众、有灯光、有一个空的场地,这样的舞台就算踏上无数次,我仍然认为是十分难得的。”
对于这种上场时的感觉,Samuel 用“Showtime”来形容:“有人上场前会告诉自己‘不要犯错、稳阵发挥自己、要做得比平时好’这些说话,但我觉得上场最重要是享受当下,只要你打得开心,便有好表现,所以我就会告诉自己‘Showtime’。”
表演讲求大胆创新
在以前的访问,Samuel 曾提到自己喜欢周星驰电影, 这次再次提到这个话题时,他就解释自己喜欢周星驰的原因,其实是其能留下印象的一点:“我喜欢一些大胆创新的事物,即是会留下印象的艺术,所以当时第一下便想到周星驰。”亦是因为这个原因令Samuel 在他的表演中讲求大胆创新:“你练习十年就是为了上台那四分钟,所以你要用不同方法在这四分钟内吸引最多观众和评判,希望让他们觉得你是最好,即使在观众看了十个参赛者的表演后,他们仍然记得你。”
在世大运太极拳表演套路中,Samuel 拣选了《给爱丽丝》作配乐,正是希望在芸芸中乐之间,以西乐予人留下印象:“所有事物都有黑白两面,用中国风配乐可以营造出美好的意境,但也可能让人感到沉闷;而用西乐则可以做到好唯美和真情流露,但同时可能缺少太极的味道,所以我就选择自己喜欢的决定。”
若果大家想看到Samuel再创新套路,他直言要留待下年:“由零开始设计新套路很花费时间和心机,所以我暂时会集中精力准备亚运和十一月的世锦赛。”
我觉得上场最重要是享受当下, 只要你打得开心, 便有好表现, 所以我就会告诉自己“Showtime”。
*资料提供《骏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