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推演算法回望Facebook初心 缘何与社交渐行渐远?

撰文: 李蔼明
出版:更新:

Facebook日前宣布再度更改演算法,把网站上朋友的消息置前,变相令新闻及品牌动向等减少曝光。是次更新掀起热烈争议,品牌营销及新闻网编担心影响人流,而一般用户亦忧虑会加强Facebook回声墙效应。然而看Facebook一路走来,是次举动是为迫品牌交钱就范,抑或是回归初衷?

成立12年,Facebook已渐渐失去社交网站的意义。(Getty Images)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你与你想联系的人、地、事联系。”Facebook于上周三(29日)公布新的动态消息演算法,令用户更容易看到朋友的动态,并将于未来数周实行。专页流量会因而受影响,网站表示,如专页人流多数来自用家的分享推荐,则影响不大,换言之,以量取胜的内容农场则会更少见于动态消息墙上。

或许Facebook成立太久、变化太大,令众人忘了何谓“社交互联网”。(Getty Images)

网上人脉网 联系世界

改变引起各界回响,然而或许Facebook成立太久、变化太大,才令众人忘了何谓“社交互联网”。自2004年Facebook推出后,网站的初衷就是要联系及扩大朋友圈,是网上虚拟人脉网络。由联系哈佛学生,到联系大学、高校、公司,及至现在联系全世界,就如网站自己所言,“让人们有能力分享及令世界更开放和相连。”为此,网站多次更新,一是增加互动率,如加入“赞好”功能、新增情绪按钮等;二是调整演算法,让用家看到更“有意义”的消息,如2009年网站以受欢迎度为首要,到2015年开始以亲友为先。

facebook发展至今,其“社交”的角色渐渐褪色。(Getty Images)

推广告赚巨额收入 渐离初衷

Facebook作为免费网站,依赖广告收入支撑,情况在它于2012年5月上市后变得更加严重。2005年Facebook推出广告,其后各大社交网站如Linkedin、Youtube都跟从脚步推出广告,可说是社交媒体行销的先锋。其后Facebook积极发展广告业务,如赞助故事、分析用户习惯精准行销等,发展渐趋成熟,网站上亦愈多品牌文章。现时品牌利用社交网站开设专页,以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发布资讯及活动,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对媒体而言,Facebook能带动人流进入网站,是资讯发布的渠道。根据分析网站Parse.ly数据显示,现时新闻网站的流量大部分来自Facebook,其次才是Google,两者均占近四成流量。

专页提供资讯及广告收入

事实上,Facebook于这些发布者的立场并不对立,甚至可说是唇齿相依。Facebook在新演算法发布同日,亦公布了自己对动态消息的看法,其中包括“亲友为先”,联系各人,让用家不会错过亲友的消息;另一个价值是“百花齐放”,结集各种各样的观点及价值观,并让用家看到感兴趣的消息。而Facebook亦指用家希望看到有意义及资讯的文章,而娱乐性丰富的贴文亦为网站及用户乐见。在这些方面,不同专页扮演重要的资讯提供者,支撑了Facebook上的资讯量,让用家每次登入都有新消息。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品牌亦为网站带来巨额广告收入。

用户减更新 让社交互联网回归社交

然而重点在于如何平衡两者。在广告增长同时,愈来愈少用户更新生活近况,早前就有媒体报道,于2014至15年,用户关于私人生活的贴文,已下降两成。此状况不但偏离Facebook初衷,亦令Facebook较难收集用户数据,其精准行销的优势容易被新冒起的社交媒体如Snapchat等盖过,不利广告收益。因此公司始终要找方法重回旧路,鼓励用户分享生活,此对用家而言不无好处。虽然那个功能简单、以“互戳”(poke)互动的时代已回不去,让社交网站重拾社交元素亦是正途。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