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竹亭剧评|刘诗诗张云龙“重塑陆剧仙侠美学”打戏细节含象征

撰文: 影视独舌
出版:更新:

被网友誉为“故事与质感超出预期”的《淮水竹亭》,在爱奇艺恋恋剧场独家播出后,热度节节高升,破竹之势为早已对仙侠疲倦的长剧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据酷云的统计资料,其首播日全端播放量破1841万,暂列2025年爱奇艺剧集首播日点播播放量第一。

爱奇艺站内热度方面,开播热度即高达7569,为2025年爱奇艺目前首日热度最高纪录。首日云合播放量达2202万,总播放量为2025年剧集首日云合第一。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本剧开播至今,每天的全网曝光量均超过5亿次,全网转评赞均超1000万,在猫眼热度的统计中,于第二日开始便持续领跑全网。

《淮水竹亭》首播日全端播放量破1841万。(截图)

微博、豆瓣、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网友对《淮水竹亭》的夸赞。有人夸面具团是热血少年侠客群像,有人夸动作设计和服化道的细节考究,有人夸选角都选到了“天选”,有人夸特效震撼氛围拉满……

《淮水竹亭》给观众带来的,是一个让人沉浸之后便如痴如醉的东方幻想世界。它在美学上呈现了非常标志性的写意东方韵味,又在世界观、人物、故事层面,构建起以青年为主体的诗情侠义群像。既古风扑面,又牵动共情,《淮水竹亭》闯出了东方侠情群像剧的新品类。

【图辑】点图放大看更多《淮水竹亭》剧照👇👇👇

+21

写意美学传承东方神韵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陵鲤妖初景(丁嘉文 饰)用妖丹催动漫天飘雪时,眼眶都湿了吧。《淮水竹亭》开播至今,已经奉献了“百目结界”“万剑归一”“妖丹化雪”等众多惊艳的特效大场面。然而,它对观众视听感官的犒赏并不局限于这些大魄力的招式、法术,还有让人感到舒适的整体美学。

虽然剧中没有明确的时代指向,但主创明显著重参考了宋代美学对简练、雅致、淡泊、晕染、自然质感的推崇,从而打造出一套颇具水墨丹青韵味的视觉体系。尤其是人族的生活圈子,还原了很多热闹的街景,有著满满的烟火气。

由于本剧会有很多双人画面,所以经常会看到两种典型构图。第一种是两位角色的背影,配上自然景观的远景。这种构图,为观众提供了很开阔的视野,将自然之美、天工之绝尽收眼底。再加上摘星楼、王权山庄、南宫世家、神火山庄等在布局、外型上各具特色的大全景,很容易让观众代入其中。

第二种是两位角色的正面,配上建筑细节的近景。这种构图,充分利用了人工环境里不同层次的实体线条,搭建了隐形的框景结构,让剧中人有了一种“画中人”的错觉,增加了浪漫、紧张等情绪化的氛围。

【相关图辑】盘点10对经典古装剧CP:一念关山刘诗诗刘宇宁、玉骨遥肖战任敏…(点图放大浏览👇👇👇)

+26

而在一些重场戏里,各种构图手法就会被综合起来,打造整体效果。比如东方淮竹(刘诗诗 饰)和面具团剑先生(张云龙 饰),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相约的戏份。从一开始东方淮竹轻舟而来的画面,就把“水墨丹青”风推向了极致。

随后剑先生立于竹林高处静候佳人,与低处水面上的轻舟,又构建了一个非常有意境、有立体空间感的高低差。最后两人坐在草地上聊天,导演杜林先后给了前后左右多个角度的全景和中景,形成一种环绕效果。这种环绕效果,会让观众有更强烈的临场感。

由此可以看出,导演杜林真的是在用电影的思维拍《淮水竹亭》。剧集的电影质感,不仅仅来源于美术、服化道的精细,以及摄影设备的先进,更来源于导演的拍摄思维。

初景的“妖丹化雪”如果只从视觉的震撼程度上来说,比不上前边的“百目结界”和“万剑归一”这种大招,但是导演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意义。初景本是一个被人类欺压的小妖,后被木小五(陈若轩 饰)所救,得以逃出。

然而初景的出逃,让恶人南宫垂(张博之 饰)抓住了把柄,欲借屈打成招木小五,来诬陷王权家和杨家“亲妖”。木小五虽贫贱,却从不背诺,死于酷刑的折磨。这才有了初景为圆木小五没有见过下雪的遗憾,而施展的“妖丹化雪”。这场雪,夹杂著复杂的情感抒发,是把情融入视觉的典范。这种美学思想,颇得写意之精髓,具备东方之韵味。

利用特定情境来突出美术、服化道、电脑特效上的匠心,利用走心剧情来推动大场面的降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学传递,符合中华传统文化里写意、留白等美学理念,更为彰显东方神韵。

【相关图辑】雁回时|7部必看大女主逆袭陆剧推荐:墨雨云间/九重紫/国色芳华(点图放大浏览👇👇👇)

+22

立体群像于东方幻想世界“生根”

虽然第一集就上演了人类与妖族小boss、中boss、大boss的三连战,但《淮水竹亭》的主题还真不是人妖对立。在了解了世界观和人物关系的铺垫后,我们会发现,它更接近于侠义群像。剧中的一气盟,说起来是对抗妖族的联盟,其实更像是由各大世家组成的江湖。他们之间有著类似武侠世界里江湖帮派间的利益纷争、叵测人心。

以王权弘业(张云龙 饰)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之所以组建面具团,就是为了践行心中的正义,对抗体系中的顽疾,寻找被掩盖的真相。他们很多行为的推动力,正是心中的热血与侠义精神。

因此,“侠”这个传统的东方情结,才是《淮水竹亭》的戏剧核心。而让我们感到新鲜、惊艳的,是它外层包裹的世界观不仅来自武侠,更有中国神话的精髓。由于世界观比较庞大,所以主创尽力在人物登场时,便以字幕的方式给足相关资讯。每个角色,都有种族、阵营、法宝、技能四大资讯点。这节约了时长,也避免了单纯的世界观介绍拖慢叙事节奏。

剧中每一场打戏,看似天马行空,实则都牢牢地扎根于世界观。招式、法宝、妖术,尽管视听表现上各具特色,但都与角色高度契合,是人物的有效外延。而且人物过招与电脑特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非常利落,让每一场打戏都流畅、高燃。

【相关图辑】《庆余年》张若昀只排第七!盘点2024年微博十大陆剧演员排行榜(点图放大浏览👇👇👇)

+26

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精彩的、高光的打戏,都是从世界观里衍生而来,并且对人物关系形成了推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方淮竹和王权弘业合力突破玄音阵的段落。即使在网上单看这场戏的片段截取,也会被设计上的精巧和演员演绎出的洒脱所折服。而如果是追剧追到这里,就能明白两人的合作方式,是基于五步通感的设定。

虽然东方淮竹和王权弘业都拥有著剧中世界的顶级个体战力,但玄音阵的机制,让他们无法独立破阵。五步通感本是东方淮竹为了缓解铃音杀阵对王权弘业五感的剥夺而使用的术法,却意外成为两人破解玄音阵的金钥。

这种宿命般的铺垫,不仅让华丽的打戏有了世界观的支撑,明暗、色彩、走位等细节都被赋予了象征意味,更可以大幅推动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关系,可谓一举三得。

在《淮水竹亭》里,角色不以类聚不以群分,每一个角色都有著自己的独立人格。百目妖君(侯明昊 饰)和毒娘子(陈钰琪 饰)是最早登场的妖。可是当观众了解了他们的遭遇,就会意识到并不能用“反派”这样单一化的词来定义他们。

【相关图辑】陆剧陷“影视寒冬”四大迹象揭演员惨况 杀青即失业、拿不到尾款(点图放大浏览👇👇👇)

+11

王权醉(吴宣仪 饰)和东方秦兰(沈月 饰)在身份上都是“妹妹”,可是他们俩为哥哥王权弘业、姐姐东方淮竹助攻的方式方法却截然不同。

杨雁(章若楠 饰)和木小五,两个几乎处于战力地板的角色,却拥有和面具团同等的勇敢、坚定、矢志不渝,丰富了本剧诠释“侠”这一核心命题的维度。

其他几位角色,因为拥有天眼而背负全族希望的杨一叹(翟潇闻 饰),号称“天下第二剑”的张正(丁禹兮 饰),掌控最强情报网却重情重义的青木媛(孟子义 饰),目前虽登场次数有限,但个性已然彰显,在后续的剧情里,肯定也会展现出他们所坚守的侠义。

中国神话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对生命形态、自然法则的幻想;侠义精神也不局限于强弱之争、种族之别,而是追求世间大义、对抗一切不公、直面心中恐惧。剧中的群像没有天生的定义,而是交给观众去投射自己的喜恶。在看过角色们的行径后,你既可能心疼一个妖,也可能痛恨一个人。

《淮水竹亭》书写的侠义很东方,也很现代,不仅让人感官上十足舒适,而且让人感情上也很受触动。

【相关图辑】内地四大85后小花分析 杨幂刘诗诗力求转型“她”今年跑出封视后(点图放大浏览👇👇👇)

+12

广阔叙事助力中国长剧“回春”

《淮水竹亭》展开的是侠义群像画卷,不过现在的更新进度,还没有深入到面具团全员。面具团探索圈外世界的宿命之旅,将会为观众打开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以及更多元化的视听冲击、情感震撼。

长剧为观众提供的体验,相较于微短剧而言更为综合,相较于电影而言更为长久,除了剧情和人物关系的推进之外,还有美学体系、特效场面、人性探讨、世界观描绘等。这些要交织在一起,才是长剧的节奏。

观众觉得看《淮水竹亭》有爽感、很满足,觉得它节奏快、情绪充沛,都是源于主创能够用视觉美学呈现故事,让观众每一秒都有看点、有余韵。其实,广阔叙事和多维升级,一直是其出品方恒星引力的前进方向。就像西方钟情于“剑与魔法”数百年,中国人也一直钟情于“剑与侠情”。因此,在深耕“东方幻想”的基础上,恒星引力一直在探寻用东方美学包装东方叙事。

从中国神话里提炼世界观,从民间艺术里提炼美学元素,从非遗技艺里提炼多彩的内涵,从中华文化里提炼主题与情怀,让每一部作品都能拥有独具特色的感染力。

【相关图辑】Netflix 5月必看片单:未知的首尔/吞金/忘了我记得/魔鬼的计谋2(点图放大浏览👇👇👇)

+19

从《苍兰诀》的爱与救赎到《永夜星河》的信仰与希望,再到《淮水竹亭》的侠情与浪漫,恒星引力坚守普世价值观,总能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架构故事格局,不断挖掘“东方幻想”的可能性,用强大的创作与制作实力,保证了每一部戏都有著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底蕴。

将视觉与情感紧紧缠绕在一起,并通过内容上的广阔叙事和制作上的多维升级,不断满足圈层内观众越来越高的口味,同时扩展、吸纳更多圈层的受众。恒星引力的一连串现象级“爆款”,让人们看到了长剧依然强大的收视潜力。《淮水竹亭》的开播即热,不仅引领了国产长剧的创作风向,而且给长剧市场带来了信心。

【本文获“影视独舌”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