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经性接触可以传播 猴痘成为了性病?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猴痘在欧美等地传播,致今波及超过16个国家,逾百人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可能与两次举行的大规模派对中的“危险性行为”有关,而部分患病的人是同性恋者。猴痘似乎成为了性传染病的一种。

性传染病是指经性行为传播的疾病,但这仅指该疾病主要依赖性接触传播,而非单一传播途径。如爱滋病可经由输血,或母婴直线传染。而部分疾病例如脑膜炎亦可经由性接触传染,但这不会是脑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脑膜炎不会被归类为性病。

图为一只土拨鼠,囓齿类动物的一种。2003年美国有20人感染猴痘,被指是经土拨鼠传染。(Getty)

至于猴痘的传播方式一般为接触体液,或经感染的囓齿类动物咬伤而染病。由于猴痘传播能力较低,一般需要紧密的接触,例如碰触患者的伤患,或经患者污染的衣服或棉被,因此性接触的确可以传播猴痘。

空气传播猴痘是可能的,但能力远不足新冠病毒或感冒。

接触传播并不一定是性病

英国伯明翰大学病毒细胞生物学教授默瑟(Jason Mercer)表示,虽然猴痘可经性接触传播,但不代表需要归类其为性病:“猴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颇弱,因为它需要长时间接触,如飞沬才可能染病。尽管性接触可以促进传染,但我仅会把其归类为接触传播疾病,而非性病。”

至于把猴痘与同性恋疾病关连在一起是另一种谬误,与爱滋病初期被指是同性恋者才会患上的疾病一样。尽管这次猴痘的感染患者有一部分来自同性恋群组,但患病风险不仅限于同性恋族群,一般的异性恋者亦可能患上猴痘。

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副执行主任卡瓦纳(Matthew Kavanagh)在5月22日发表的声明中,表达了对外界焦点只关注同性恋群组的忧虑。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系病毒学专家斯金纳(Mike Skinner)亦指出,把患者换上一名异性恋,但同样活跃参与类似活动的年轻人,病毒同样可以出现广泛传播。

世卫在21日表示,正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并指出“经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也可能感染猴痘,而自我保护会包括避免与患者皮肤或面对面的接触,进行安全性行为,及用水和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保持双手清洁,保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