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今周】音乐发烧友还记得它吗? DAT录音带诞生30周年
只要你曾在录音室工作,或是超级音乐发烧友,都必然听过“DAT”这名字。1980年代正当传统旧式录音带走至尽头,CD又未工式普及之际,日本SONY率先采用数码技术尝试推广新一代的录音方式。
DAT录音带虽然最终无法在一般市场普及,但在专业音乐市场上颇有地位,且衍生出新的电脑储存技术。趁着DAT诞生30周年,就让我们缅怀一下这个站在CD背后的科技故事吧。
数码化市场下的产品
在CD出现前,一般家庭用最普及的是录音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或者是当年本地俗称的“卡式带”。录音带采用的是Analog模拟讯号,有着一定音质限制。随着80年代数码录音Digital市场逐渐出现,走向数码化是大势所趋。
然而在CD正式普及前,有不少公司尝试在现有的卡式带基础下发展数码技术,SONY就是其中一员。最终在参考现有的录影带技术下,在1987年3月2日, Digital Audio Tape(DAT)正式面世。
“完全无损”与高品质保证
DAT虽只有传统录音带的大小,但却有相当的技术突破。DAT除能在16bit下录制高达44.1kHz甚至48kHz的Sampling Rate,等同或超越44.1kHz的CD外,最大特色是能“完全无损”地复制,很合适耳朵奄尖的音乐人需要。
SONY当年抱着雄心壮志,希望以DAT取代录音带带领市场,不过出现了障碍:正当所有人都习惯用一般卡带机听录音带时,大众似乎对“高质”音乐追求不甚热烈,加上DAT刚推出时价钱颇贵(相比起录音带),一套播放DAT设备动截上万日圆难以普及,在MD出现后在一般家用市场几乎完全消失。
然而“完全无损”与高品质保证非常合适专业市场,结果DAT瞬速成为了录音室的标准设备,即使CD面世后,各种录音和复制储存等几乎全用DAT进行。因此DAT成为了专业设备,并成为少数追求完美的音乐发烧友的消费机器。
终被取代消失市场 唯衍生DDS成今日备份装置
踏入21世纪,随着电脑设备发展储存容量增加,硬盘录制变得愈来愈可能。过去无损音乐因容量庞大,无法使用一般硬盘存储,但今天硬盘随便以数百GB甚至TB计算,已足以应付无损音乐录制需求,因此DAT逐渐淡出市场。随着2005年,SONY停产自家DAT,为DAT在音乐市场划上了终止符。
然而,DAT并没有因此终结,由DAT衍生出来的储存装置Digital Data Storage(DDS)至今继续发光发热。DDS能储存数十GB的容量,以每MB计算价钱远比硬盘便宜,卡带储存亦比硬碟来得省位置和方便,很合适用作电脑备份。尽管DDS比不上Linear Tape-Open(LTO)般流行,但仍是今日电脑备份的最佳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