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称AI工厂将改变行业 谈美国如何胜出竞赛 倡重视智力资本

撰文: 庄劲菲 成依华
出版:更新: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行政总裁黄仁勋5月2日出席2025山与谷论坛(The Hill and Valley Forum),在一场访谈上,他解释“AI工厂”(AI Factories)概念,又回应有关“美国如何可以在在AI竞争胜出”的问题,他称得理解游戏、理解自己手里有哪些资产,并强调智力资本的重要。

▼黄仁勋访谈影片

什么是AI工厂?如何影响各行业?

黄仁勋指AI是有别于以往软件的新科技,属于技术层面,至于在较新的第二层面,软件不再是透过人手打程式码生产,而是出现新行业,由机器来生产,他形容AI系统就像一座工厂,向一台大型超级计算机输入电力,其搭载的AI模型会产出符元(Token)。

这些符元能被重新编译成数字、文字、图像、影像甚至实体,“我们称之为智能”。这些符元能投入到教育、金融和工程等服务,甚至进行软件编程和供应链管理,还要投入到制造业中。他指AI工厂就是智能的生产,又称AI会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力一样,彻底变革所有行业。

在未来,黄仁勋预言每一家制造企业都会一边制造实体产品、一边生产其搭载的AI科技。比如车企生产的汽车和车载AI系统。

2025年5月6日,在美国加州比佛利山庄举行的米尔肯研究所2025年全球大会上,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行政总裁黄仁勋接受了米尔肯研究所主席米尔肯(Michael Milken)(不在此图中)的采访。(Reuters)

AI的演化:从感知到物理

黄仁勋提出,AI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知型AI,标志是2012年左右“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的问世,该模型利用图形生成器(GPU)进行计算、辨识图像的速度胜过中央处理器(CPU)上的模型。同时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得突破,此时AI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但还只能感知图像、声音和振动等基本信息。

第二个阶段在2021年左右,进化到了生成型AI。AI模型学会了如何理解资讯的含义并对其进行翻译。比如将英语翻译成法语、将语言转化为图像。所以生成式AI本质上是一种通用翻译器。

2023年2月3日,图为人工智能企业OpenAI及其旗下软件ChatGPT的标志。(Reuters)

目前正处于第三个阶段:黄仁勋称之为推理型AI(Reasoning AI)。AI可以理解并产出,黄仁勋解释:“智能要求我们解决问题并识别从未见过的情况。我们这样做的方式是使用推理,应用过去学到的规则、法则和原则,逐步分解问题。”此时的AI能进行一些计算、分析和规划之类工作。

至于下个阶段,他称之为物理AI(Physical AI)时代。据英伟达网站解释,物理AI是指使用运动技能理解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交互的模型,它们通常封装在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通过学习物理学推理,让AI能对世界做出实体的反应。如果把物理型AI放入一台机器人中,就可以代替人类进行体力劳动。黄仁勋指,随着美国制造业回复,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投身到工厂中去生产。

美国要如何在AI竞争胜出?

黄仁勋建议,要想赢得游戏就得先理解游戏,理解自己手里有哪些资产。首先在技术层面上,重要的是要理解“智力资本”。他强调世上50%的AI研究人员是华人(Chinese),认识到这个因素对游戏理解非常重要。

其次在能源上,要保证有足够的电力。因为AI生产本质上是把电力转换成符元。

2024年1月8日拍摄的插图中,图为美国科技公司辉达(Nvidia,又译英伟达)的置于电脑主机板之上。(Reuters)

在这些之上的基础设施则是科技的应用。黄仁勋指出以往的工业革命赢家不是那些发明技术的人,而是应用它的人。他指上世纪有人担心汽车的诞生会取代马匹、人力的市场,导致被竞争对手超过。

他建议美国应大胆使用AI技术、训练人们学会并鼓励使用它。

AI如何影响就业?

人们担心AI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但黄仁勋不这么认为,他提出有些工作会被取代,但同时会创造全新的工作。由于软件不再是在中央处理器(CPU)上、由人类手动写出代码形成的,而是由在图形处理器(GPU)上运行的机器学习模型自动产出。所以围绕AI的软件开发工作很有市场,比如AI工程师、芯片设计师和为实体公司提供AI服务。

建造AI工厂需要相应的外部设施,要盖外部建筑就要大量资金、创造大量工作机会,诸如木匠、钢铁工人、水电工等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