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妹妹牛叔叔?瑞典“无性”幼稚园 反思教育中的性别定型

撰文: 李蔼明
出版:更新:

“猴子哥哥熊先生,松鼠妹妹牛叔叔…”童谣中常用拟人法称呼动物甚至物件如月亮姊姊、太阳伯伯等,仿佛所有事物都带有性别,但有想过这或正是性别定型之始?瑞典斯德哥尔摩有5间幼稚园推行“去性别”教育,反观一般教育,原来性别定型都在细节。

“无性别”的幼儿教育可促进男女孩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很少因性别划分朋友圈子。图为瑞典一所幼稚园孩子玩乐的情形。(Getty Images)

性别不代表性格

 

1998年,瑞典通过教育议案,规定所有学校必须避免性别定型。5所学前教育学校则以此理念开办,强调不应因性别为孩子的性格及需求下定论。学校里不同小细节其实亦包含性别,包括称呼。学校统筹维斯金(Frida Wikström)表示:“我们不会说‘男生们去踢足球吧’,因为女生也可能希望参与,因此我们以‘朋友’称呼,这同时也把老师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

我们会问,“你希望你的孩子只有一半抑或完整的人生?”
学校统筹维斯金(Frida Wikström)

或影响语言学习 无法支援所有孩子

 

“无性”学校百利而无一害吗?英国学校儿童顾问霍奇斯(Pippa Hodges)表示:“这亦会产生危机,如孩子强烈认同自己属某一种性别,孩子可能会得不到支援,于发展阶段产生混淆及羞耻感的机会很大。”亦有专家认为这会妨碍孩子正确学习语言。

不同语言中的代名词都会分开两性,如中文的“她/他”、英文“he/she”、日文“彼/彼女”。神经学家格兰沙(Daniel Glaser)指出语言对行为的影响非常大,纵是微小的改变亦会有巨大的效果。教育界不少学校包括哈佛大学、佛蒙特州大学等,都开始采用中性代名词,如“they(他们)”或“ze”代替,呼应性别流动概念,让社会中的“第三性”亦可活得自在。

 

(卫报、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