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颠覆美国政治认同 民主党谋“与敌同行”险中求变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美国大选结果跌破众人眼镜,代表共和党出战的特朗普凭借民粹作风击败从政丰富的希拉里,很多资深民主党党员在大选后认为,民主党现时太依赖表面上有利己方的人口结构变化来赢得选举。该党国会领袖痛定思痛,正谋求“与敌同行”,争取与特朗普在基建投资、儿童福利及贸易等彼此立场接近的议题上合作。
特朗普多项主张确实突显共和党数十年核心价值的迷失。民主党若选择配合其推动民粹主张,或将迫使共和党领袖在新总统与该党信奉的小政府、自由市场原则之间作出取舍。两大政党同样面对变化,是否揭示美国政党体系又一次迎来演变?

特朗普在选战中冲击共和党信条,他的经济及外交政策方针与共和党主流格格不入。(美联社)

民主党在大选中痛失白宫宝座,国会两院议席亦只是在数字上增长,未能如愿至少重夺参院过半数议席。选举结果迫使该党思考:到底是争取与特朗普合作以重新争取白人蓝领选民支持,还是凡事对抗以图令特朗普难以有效施政,从而增加己方在两年后中期选举胜算?

配合推动基建福利政策

《纽约时报》报道,国会民主党领袖正制订一份工作议程,当中包含多项特朗普所提出、与共和党立场相悖的政策。特朗普多项竞选主张,包括大举修建公路、桥梁与铁路,惩罚把职位移往海外的美国企业,终止对对冲基金及私募资本巨头的税务优惠,以及强制实施产假等等,都与民主党一贯立场相近。周三新当选的参议院少数派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与特朗普同样来自纽约,两人已多次通话。

民主党上述政治策略可谓一石二鸟,一方面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施政,另一方面试图离间特朗普与共和党建制。对民主党而言,这次败选承受沉重教训。希拉里在“铁锈带”(Rust Belt)失利,暴露出民主党一大问题:该党与其传统支持者—白人蓝领选民脱节,失去民意根基。

一些资深党员认为,民主党忽略了过去数届为民主党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及俄亥俄州赢得选举的蓝领白人。扎根保守州份肯塔基的民主党众议员亚穆斯(John Yarmuth)直言:“无论人口趋势如何变化,我们也不能只依靠海岸与少数族裔。”

民主党败选承受沉重教训,图为希拉里周三(16日)在儿童保护基金活动上发表演说。(美联社)

事实上,美国两大政党逾百年来轮流执政,“赢者全拿”的选举人票制度扼杀了小党生存空间,当社会大环境变化时,两党并非分裂成新政党,而是透过内部重塑身分认同与政治路线迎变。两大党曾多次在公民权利、外交政策以至税收等政经社会议题上调整立场,有时甚至是激烈改变。

特朗普打破两党版图

特朗普戏剧性入主白宫,引起许多人拿另一位共和党总统列根来比较。列根以“新政民主党人”身分开启政治生涯,后来才转投共和党,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没有离开民主党,是民主党离开了我。”

当前民主共和两党的意识形态成形于1960年代,来自得州的民主党总统詹森(Lyndon B. Johnson)在1964年签署划时代的《民权法案》,但同时预言民主党可能永远在保守氛围浓郁的南方失掉选票。

特朗普当选后,触发全美连串示威。(路透社)

共和党此后果然凭“南方策略”实现美国南部“一片红”,与此同时,黑人涌向民主党。这个演变过程历时半世纪,用《彭博商业周刊》经济编辑科伊(Peter Coy)的话形容,要到2014年中期选举才确认“共和党内几乎再没有自由派,所有保守派离开民主党”的局面。

第六政党体系瓦解?

立国以来,美国经历多次政党体系演变,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主要推动力量。演变过程往往是党内少数派颠覆原本的多数派,而身处风浪的政治领袖对社会大环境变化的认知,不仅影响个人地位,亦牵动政党会否走出或陷入长期低谷。

自特朗普冒起以来,有不少评论推断,美国运作了数十年的“第六政党体系”将会瓦解。《彭博商业周刊》编辑科伊便形容,今年可能是自1932年小罗斯福建立“新政”联盟或1968年民主党失去南部以来,美国政治出现最大变化的一年。

纽约一个地铁站内现连侬墙,贴满支持移民和不满特朗普的便条。(路透社)

美国政党体系演变

  第一政党体系

1792至1816年存在,由联邦党以及民主共和党组成。由于殖民时期相互分割的13块殖民地,变成了一个由13州组成的新国家,社会政治力量结构出现了变化。第一政党体系的最大贡献是确立国家身分,使人民克服狭隘地方观念,就13个州的整体角度去探讨问题。

  第二政党体系

1828至1854年存在,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角色为民主党的杰克逊(Andrew Jackson)、共和党及辉格党的克莱(Henry Clay)。美国在此时扩大政治代表性和参与机会。从社会结构来看,南方民主党人受惠于奴隶制度,敌视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辉格党则保障少数权益,维持势力平衡。在货币制度上,民主党鼓吹硬币币制,辉格党使用货币。教育方面,民主党反对公共教育,辉格党支持。

  第三政党体系

奴隶问题导致美国爆发内战,亦促成第三政党体系于1854年成形,维持了42年,至1896年告终。废奴争议令民主党分裂,1854年成立的共和党吸纳了北方民主党人、前联邦党和辉格党支持者,美国开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两党政治。随着林肯在1860年大选中胜出,开启共和党黄金时期。

  第四政党体系

在1896年至1932年间维持了36年,催化剂为1893年的严重经济衰退。这一时期美国在进步主义与民粹运动推动下迎来广泛政治与社会改革,推动修宪强制征收入息税、参议员改由直选产生、赋予女性选举权等等。美国还在这个时期出现第三党参政最亮丽时刻,被视为现代美国塑造者的老罗斯福卸任总统3年后,在1912年脱离所属共和党,改以进步党代表参加大选,虽然败选,但取得88张选举人票。

  第五政党体系

1930年代的大萧条导致美国社会力量结构重组,共和党失势,第32任总统罗斯福透过解决经济和社会平等问题,吸引包括南方白人、中西部农民、劳工、知识分子以及黑人等大批支持者,令到民主党成为新的多数派。二次大战结束之后,面对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美国社会结构亦有所改变,南部和西部保守政治力量的影响力增加,令到美国政治右倾化,最终导致第五政党体系在维持32年之后瓦解。

  第六政党体系

以文化冲突为标志,1960年代支持种族主义的南方白人从民主党转投共和党。经历民权、反战运动及工会势力的瓦解,第六政党体系不再强调美国两党以阶级之争为主要议题,民主党着重多元认同,共和党较以往重视宗教与道德伦理。与此同时,两党选民在投票取向上亦产生变化,更为强调非物质的价值。同性恋平权、女性、种族、移民、环保以及堕胎等议题成为两党主打焦点。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