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有声】人点解怕“唧”? 老鼠被唧咯咯笑 助研治疗抑郁
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问过︰“为何我们不能‘唧’(搔痒)自己?”
“唧”,是人类最原始的游戏方式,但我们对这种身体反应又有多了解?到底人类为什么怕“唧”?有科学家为了解开人类怕“唧”之谜,研究老鼠被“唧”的反应。原来老鼠被“唧”的时候,也会发出笑声,只是频率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而已;科学家指出,或许怕被搔痒,是脑部奖赏人与人互动与玩耍的机制。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的科学家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报告,说明老鼠脑中连结怕痒与发笑的神经元。研究团队发现,当老鼠的背脊、肚子、脚、尾巴被搔痒时,牠们会发出人类听不到的“超音波”笑声,音频约为50千赫兹(kHz),与牠们在社交或进食时所发出的快乐叫声频率相近。由于人类只能够听到20赫兹至20千赫兹频率的声音,研究人员要用特别的仪器,才听到老鼠的笑声。
肚和脚最怕“唧” 与人类相近
用手搔老鼠身体不同位置,牠们发出的笑声大小不一,研究显示,老鼠的肚子和脚被搔时笑声最大,与人类相近;尾巴被搔时则反应不大。另外,老鼠被搔之后的反应可反映牠们享受被搔,当研究人员移开搔牠们的手,老鼠就会紧随手的位置走动,似乎是讨人搔的模样。有些老鼠在被搔之后还“扎扎跳”,状甚欢喜。另外,研究人员也发现,焦虑的老鼠比放松的老鼠较不怕搔。
负责带领研究的约安尼季斯(Michael Brecht)说:“怕痒是其中一种最神秘的社交接触方式,人们对其了解贫乏。我们要做的是尝试明白当动物与人类被搔痒时,他们的脑部发生什么事。
重点来了,到底老鼠被搔的反应,其实是否发生在脑部?于是研究人员直接刺激老鼠被搔的时候身体感觉皮质区有所反应的区域。结果发现,老鼠同样发出被搔时的笑声。“数据向我们显示,我们曾以为体感觉皮质区这个脑部结构纯粹处理触觉,但它的作为远多于此。特别是,它似乎密切牵涉在引发笑声的过程。这是超出我们的预期。或许怕搔痒是脑部奖赏互动与玩耍的技俩。”约安尼季斯说。
虽然老鼠与人类有很多共通点,惟老鼠的反应以及研究结果的解释并不能直接应用在人类身上。但该研究指出,未来或许可以锁定人类体感觉皮质区的特定区域,协助治疗抑郁症患者。
(New Atlas/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