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在俄港人】想“回到过去”的战斗民族 由历史重塑身分认同

撰文: 黄家欣
出版:更新:

香港电影《金鸡》从一名妓女的角度去叙述香港的时代变迁,俄罗斯也有一套反映时代的《金鸡》。
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907年完成了讽刺当时沙皇专制政权的歌剧《金鸡》(The Golden Cockerel)后,翌年死亡。他曾经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逾40年,为纪念他的功劳,学院于1952年为他设立铜像。
百多年过去,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的铜象仍竖立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剧院广场,不过现今俄罗斯人对沙皇的看法,与他当年寄托在《金鸡》的看法已不尽相同。

位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举世知名的音乐学府。

  历史城市 吸引港香港音乐人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继莫斯科后第二大城市,1703年由沙皇彼得大帝奠基。彼得大帝制定西化的政策,令俄罗斯帝国成为强国。在他治下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的“西方之窗”,后来更成为国家首都。经历300多年来的发展,圣彼得堡已成为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中心,其中音乐艺术的发展属全球首屈一指,著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更是俄罗斯首间专攻音乐的学府。

Facebook专页“散叙‧俄罗斯”的负责人之一、香港人Marco自幼学习音乐,音乐老师曾留学俄罗斯,喜欢的音乐家也是俄罗斯人,令他早对俄罗斯有不少憧憬,于是只身走到俄罗斯,追求提升音乐诣艺,一留就留了五年,现在就是居于历史悠久、充满艺术气息的圣彼得堡。妹妹Trixie亦已在当地居住1年。

Facebook专页“散叙‧俄罗斯”的Marco和妹妹Trixie分别在俄罗斯居住5年及1年。(受访者提供)

  与负19度天气打交道 “总得习惯”

俄罗斯人给人的印象,多是不怕冷、强悍。今年初寒流袭港,香港人唱着网民改编歌曲“我是一个西伯利亚人,冬天的冠军”,为自己“打气”迎接室外的寒冷天气。如果俄罗斯西伯利亚人来到香港,可能反问“这就是冬天?”毕竟他们可是居于“世上最冷仍可居住的地方”,1月中气温曾跌至零下67度。

Marco刚到俄罗斯时也是冬天,一下机迎接他的就是负19度的天气:“觉得差好远,好冻,始终未试过嘛。”不过要在当地生活,就不得不与寒冬打交道,Marco说俄罗斯一年有几个月都是这种天气,总得习惯。

俄罗斯天气寒冷,到当地生活必须要习惯这种天气。(视觉中国)

  见识战斗民族 不平则鸣

或许就是这种严寒天气,成就俄罗斯人“战斗民族”的个性。Marco也认同,认为他们某程度上做事颇直接,不平则鸣,不会客气。“好简单,一个生活例子,在香港乘搭地铁,有老人上车,你可以选择不让座,没有人说你的不是,这里的人就会叫你:‘起身啦!起身走开!’叫你让座。”Marco认为,对比香港人及欧洲人,俄罗斯人感觉上比较没有礼貌,但其实也只是文化差异而已。

  冀重返沙俄 因道德水平较高

Marco又指出,其实部分俄罗斯人想重回沙皇时期,认为当时的道德观念较好、道德水平较高,如对长辈较尊重,亦较尊师重道。事实上,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强调,历史、道德及传统价值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曾经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逾40年,为纪念他的功劳,学院于1952年为他设立铜像。

  普京利用历史打造俄罗斯人身分

普京1999年从叶利钦手上接过总统一职,当时苏联解体已有8年,但俄罗斯仍未摆脱沙俄及苏联时代的影子,国家的历史互相矛盾,现代的发展亦未如理想,俄罗斯人对自身的身分价值很迷惑。《The Long Hangover: Putin's New Russia and the Ghosts of the Past》的作者Shaun Walker形容当时的俄罗斯:“像是一个派对的主人,翌日早上醒过来,开始匆忙的收拾四周的烂摊子,但一会儿便放弃了,偷偷走回床上,处理宿醉。”

普京没有一下子将所有历史都推翻,他在俄罗斯长久以来的历史中,选择个别的篇章,建构俄罗斯人身分的传承。例如2001年,普京将前苏联国歌的音乐填上新词,成为俄罗斯国歌;但这不代表他要打造“苏联2.0”,普京曾说过:“那些不怀念苏联时代的人都是没心肝的;而那些想回到苏联时代的人是没脑的。”

他深知重返苏联时代只会令商界及在资本主义中追寻机会的年轻一辈反感,他只是引用前苏联时期击退纳粹的卫国战争等历史,作为宣传爱国的手段。

普京又不时披露自己受到沙俄时期不同的君主启发,大部分都是令国家强大、及使政权政治延续下去的沙皇。普京透过东正教会,建立道德标准及价值,以助俄罗斯人重新接触因前苏联时期无神论而受压抑的宗教。普京透过沙俄时期的历史,将他20年来近乎君主制的政权合理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历史、道德及传统价值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视觉中国)

  在位20年 普京历史教育有收成?

究竟在1991年后出生的一辈,有没有感受到普京的“心意”呢?身为学生的Marco,身边的朋友多是普京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苏联历史已没甚感觉,对该时期的知识都是透过课堂或父母告诉他们,看来普京的“历史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不过对于政权延续方面,在即将来临的大选,Marco指同学会尽公民责任投票,而且是支持普京,因为认为他为俄罗斯做了很多,俄罗斯在他治下会更好;但也深知投票结果不会有惊喜,普京将会再出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