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台】崎岖中走向平稳 龙象关系渐入佳境

撰文: 卓朋序
出版:更新:

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印度后,国务委员杨洁篪上周亦前往印度出席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0次会晤。洞朗对峙后,有分析认为两国关系将长期冰封,但中国外交官的头两号人物罕见地接连访问同一国家,似乎印证两国关系正在回暖。尽管中印当下在边境时有动作,但双方均透露出缓和矛盾与解决问题的意向。而对于中国而言,保持中印边界稳定,集中力量应对复杂局面,应是既定的外交策略。

按照惯例,中印边界问题会晤本应在2017年第一季进行,但因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令会晤延迟至今。在杨洁篪出行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边界特别代表会晤不仅是两国边境谈判的高级别渠道,也是双方进行战略沟通的重要平台。”而杨洁篪在刚刚过去的中共十九大中,成为继钱其琛后另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外交官员,突显中印加强沟通的意愿。

2017年6月印军越界进入洞朗地区,与驻守当地的中国军队对峙长达两个月,其后,解放军西部战区更展开一系列军事演习。然而,随着两国在8月底结束对峙,双方关系亦逐步恢复。9月6日,印度总理莫迪不仅到访厦门参加金砖国家峰会,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一小时。12月初,王毅访印及出席中印俄三国外长峰会,更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参与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0次会晤(路透社)

    边界局势渐缓和

中印关系的快速回暖,显示两国皆有改善关系的意愿。在危机爆发的6月,不少评论认为,当时莫迪政府面对巨大的内政挑战,遂主动挑起洞朗对峙,实质上是想借助与中国的冲突,转移国内的矛盾。当时莫迪政府为清理腐败、增加经济活力而推动“废钞令”,但在推行初期接连显现负面效果,引发人民生活不便之余,亦冲击了国家经济情势。大量行业由于缺乏现金而陷入停滞,特别是基层人民依赖的农业、手工业和基础服务业;加上莫迪在第二季度宣布启动全国消费税改革,虽然是为了印度长远发展,但改革阵痛使GDP增幅下挫至5.7%,远低于评级机构估计的7.2%,创下三年来最差纪录。

不过,在经历“废钞令”及税改后,莫迪的支持度未见下跌,皮尤研究中心的早前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高达88%。在这种形势下,莫迪已不需再挑起中印矛盾扰乱国民视线,竞选时期主打经济的他,选择减少同周边国家的冲突,并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和平环境,便显得十分自然。

有指印度早前在边境展开行动的另一目的,是阻止中国在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洞朗地区俯视印度西里古里走廊最狭窄之处,后者是联系印度主体地区和东北各邦的唯一通道。印度担心中国一旦能向该地区快速投送部队,在两国爆发冲突时,便能够快速切断印度东西联系。

2005年之前,由于地理条件所限,中国无法做到长期控制洞朗地区,唯一连接边境的土路,也在冬季因大雪封山而难以通行。2005年之后,中国多次改建当地境内的基础设施,但都不及今年规模之大。早前冲突爆发时,印度外交部亦明言:“中国修路的举动明显改变现状,对印度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印度希望阻止中国筑路的计划未能奏效。对峙期间,中方展现出优于印度的物流投送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解放军在今年6月底进行演习,利用现有的青藏铁路及准高速公路级别的318国道,将万吨以上的后勤物资由青海、四川等地短时间运向“日喀则-林芝”一线的西藏南部地区。同时,西藏地方政府亦宣布在林芝地区修建四车道的战略公路,延伸至中印边境。

过去20年,中国在西藏地区建设了5.1万公里公路,而印度2005年所推出的“战略公路建设计划”至今完成不到一半,总里程仅有707公里。在印度的战略考虑中,印度的天然条件远优于中国,可以轻易集结数倍军力,以量取胜,因此当中国的交通建设向边境地区延伸,新德里自然显得紧张,难免做出过激反应。更何况中国计划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间(2016-2020),将铁路引向边境的亚东地区,届时投送能力将远超现时在洞朗建设的公路。早前有报道指,解放军一反过去冬季不驻扎洞朗的习惯,目前已在洞朗地区修建了直升机坪及数套以预制板搭建的营房,甚至还摆放了商店设施,似乎要在边境建立永久军事基地,以取代过去的哨所。

中国及印度军队早前曾在洞朗一带的边境地区对峙,对峙最终维持逾70天才落幕。(视觉中国)

    印度的缓冲国思维

事实上,印度作为藏南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控制者,很难放弃手中已有的“肥肉”。而中国在政经和军事领域都处于上风,发展西藏也是合情合理,印度更难要求中国作出让步。中印近来之所以总在边境出事,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西藏的发展触碰到印度对中国警惕而敏感的神经。印度对边境问题的执着,与国内一直笼罩的“缓冲国思维”有关。

早在印度独立之初,便制定将西藏与中国区别对待的战略,意图打造西藏名义上归属中国政府,却事实独立的状况,从而实现“战略缓冲”效果。为此,开国总理尼赫鲁当年不仅与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建立外交联系,甚至援助军事教官和军火。即使1951年解放军进入西藏后,印度仍未放弃干涉西藏内政,极力阻止北京管治西藏。1959年,周恩来在接见社会主义国家使团时指摘:“印度希望西藏长期保持落后状态,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这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也是中印间的争论中心。”

之后的40多年,印度仍为达赖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提供庇护。尽管中国对西藏的实际统治打破了部分印度人对“缓冲国”的幻想,但印度舆论仍认为喜马拉雅山的天险能成为两国间的天然缓冲。1962年中印战争时,解放军因补给不及而被迫撤退的历史,更为这一理论提供根据。但随着21世纪中国基建能力发展,喜马拉雅山天险日渐失去作用。长期抱有“缓冲国思维”的印度,难免感到惊慌和恐惧。

早前,中俄印三国外长在印度会晤,气氛融侨。(路透社)

    中国目标:西线无战事

不过,当下的中印局势颇有外紧内松之势,中印两国在边境均保持警惕,却不影响双方对话。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中亚所所长王德华认为:“中印双方在坚守自身立场的同时,亦希望能搁置矛盾,并在其他领域推进双边合作。”印度智库学者古鲁斯瓦米(Mohan Guruswamy)对当前中印关系有类似判断:“中印将长期处于竞争状态,但并不意味两国将成为敌人,双方在竞争中也能寻求合作。”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保持与印度的稳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这基于两点:一,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未将印度视为对手,也没有印度对中国的战略焦虑。二,与印度相似,中国也面对多方向的战略挑战:朝鲜局势至今仍处于危险期,中国在该问题上或许没有足够的主导力;随着美国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对华围堵政策亦有加强趋势;日本对中国的威胁虽然没有数十年前般严重,但依旧是很大的变数;两岸统一对北京政府而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战略上较西线更为优先。因此,面对东线和东南线的诸多挑战,中国更需要保障西线局面的稳定。

更何况,中国正力推与西线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整合,“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更难以绕开印度。作为区域大国,印度对周边的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均有强大影响力,在其“东进政策”配合下,更有深入东南亚之意。一旦中印关系陷入紧张,中国在该区的经济战略布局即使不被印度破坏,也会出现阻滞。

综合上述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加强中印间合作、维持边境的和平状况,并循现有节奏加强在西藏的的战略建设,应是中国下一阶段在西线的目标。杨洁篪继王毅后访问印度,似乎印证着中印两国关系正在回暖。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