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妇女发起“#我的名字在哪?”运动 冀打破社会禁忌
生于阿富汗的女人虽有名字,但在公开场合上都不会被直呼其名,而是会被唤作某男性的母亲、女儿或姊姊,就连死后,在墓碑刻上的都不是她们的名字。当地有妇女决意打破这个禁忌,期望改变社会。
按照阿富汗的社会规范,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喊一个女子的名字。在这父权社会内,女子只会被称作某男性的母亲、女儿或姊姊。即使到死,墓碑上都没有她们的名字。
女性的名字似乎是一种禁忌,若公开叫喊女子的名字或会惹来侧目,甚至会被视作是侮辱。根据当地的法律,母亲的名字都不会被印在孩子的出生证明文件上。
穆罕默迪(Batool Mohammadi)说:“我去私人银行填写表格,当经理询问我母亲的名字时,我停了几秒钟,因为事实上我忘了她的名字,这几年来都没人叫她的名字。”
若问问这一代人,为何不能叫喊女性的名字,恐怕也未能问出一个原因。支持女性正名的Najla说:“我们从上一辈继承了这迷信的传统。即使是那些在提起妻子的名字感到尴尬的男人, 他们都不知道原因,只是认为这是长辈们口中听回来的。”
妇女藉运动反思为何身分遭否定
有阿富汗女性不愿一直背负他人的名字,于是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发起名为“#我的名字在哪”(#WhereIsMyName)的运动,呼吁人们叫唤她的名字,以图一改社会风气。
运动其中一名发起人穆赫辛尼(Safiqeh Mohseni)表示她们的目标是“首先要打破叫唤女性名字的禁忌”。另一发起人苏海尔利(Bahar Sohaili)说:“这只是一个火花──(我们)是要向阿富汗妇女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她们的身分会被否认。目前的现实是连妇女都保持沉默──她们都不反抗这事。”
我们的社会对妇女充斥着不公正,基本上所有东西对女性而言都是禁忌,我们希望透过这场运动带来很多改变,社交媒体为阿富汗年轻一代打开了一扇新窗。
歌手响应运动 惹网民仿效
运动惹来社会的回响,数以千计的阿富汗人包括作者、记者及音乐人都支持活动,用上标签“#我的名字在哪?”发文。著名歌手达里娅(Farhad Darya)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贴上他与妻子的相片,并在帖文写上她的名字。
以往他在公罪场合呼叫妻子或母亲的名字都曾惹来旁人反应,不过在今次的运动上,他得到网民的支持,并仿效他响应运动。甚至有网民反思,留言写道:“隐藏起妇女的名字与伊斯兰教毫无关系,若事情真是这样,那为甚么所有人都知道伊斯兰教先知的妻子的名字?”
在成为某人的母亲、妹妹、女儿或妻子之前,我应该先被视作一个女人和一个人。
运动支持者Tahmina说:“在成为某人的母亲、妹妹、女儿或妻子之前,我先是一个女人和一个人,我想别以用我自己的名字称呼我。我厌倦了在外面、学校、家里、市场和所有其他地方被以他人的名字作称呼,那对我来说真的很痛苦。”
当地有女性表示,在这场抗争,不仅是女性,连男性都应为受苦的女性站出来,并出力帮助她们争取失去的权力。
社会出现这股渴求改变的声音,研究人员指出部分年轻人,不再认为传统做法是尊重女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专注于阿富汗社会及政治的研究员易卜拉希米(Niamatullah Ibrahimi)指,这一代年轻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说:“遵从这传统的人会以这是尊重女性的做法作辩解,我知道愈来愈多男孩和女孩都不认同这种做法是展示尊重......‘#我的名字在哪?’的活动是一个例子,展示很多人正在利用不同机会来促使社会改变。”
(B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