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联|PSG凭争议12码逼和纽卡素 欧洲足协手球指引成空话
人类总是重复犯错,而VAR的制度则是无间断犯错。纽卡素于欧联F组赛事作客巴黎圣日耳门(PSG),以一球领先了70分钟,却在补时阶段被吹罚了一个争议12码,结果遭逼和1:1。
这个判决不单改写了今场赛果,甚至影响出线形势。讽刺的是,欧洲足协今年4月才就手球条例提出指引:皮球先触及身体再碰到手,不算犯手球。
纽卡素在上半场令人诧异地没有退守,虽然控球率不及PSG,但几个攻势都十分到肉,至25分钟,阿米朗禁区边劲射,主队门将当拿隆马(Gianluigi Donnarumma)扑出不远,阿历山大伊沙克(Alexander Isak)“执死鸡”,让“喜鹊”领先1:0。
PSG之后大举反扑,尤其在最后廿多分钟简直围攻纽卡素,但客队门将尼克普比表现神勇,PSG中目标的埋门有7次,普比便扑出了6次,而且当中有几次是禁区内的近射;当然,PSG的把握力亦难以称善,全场起脚31次,预期入球指数高达4.47,最终却要靠一记12码才由麦巴比操刀中鹄,抢回一分。
可是,这记12码却充满争议,当时已是比赛最后几分钟,PSG右路传中,纽卡素左闸利夫拿文度(Tino Livramento)挡出皮球,现场球迷不断叫嚣,说是“手球”,但球证Szymon Marciniak示意比赛继续,一众PSG球员围着他理论,结果VAR介入,而Marciniak看过录像后改判手球犯规,直指12码点。
然而,从慢镜可见,皮球是先“省”中利夫拿文度的胸口再弹到其手肘位置,似乎如此判12码是有点过严。纽卡素主帅贺维赛后说:“我觉得是(有点不公平)。我意见是,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那个波是反弹的,用慢镜看,跟现实情况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今年3月欧洲足协才开了一个大会,施丹、费高、马甸尼、卡比路、修夫基、宾尼迪斯⋯⋯一大堆名宿名帅齐集,其中一项议题就是厘清一些犯规的灰色地带,尤其是手球条例,克罗地亚名宿波班当时便说:“手球,经常惹来争议,或许我们可以令这规则的判决比较一致,从而让比赛回归正常。”
欧洲足协在会后公布,“如果皮球先前打中球员的身体才反弹,特别是当皮球不是飞向球门时,则不应对球员判手球犯规”,但这项指引似乎没有被落实。利物浦于11月9日在欧霸杯作客不敌图卢兹时,本身在最后一刻追成3:3平手,但经VAR覆核被吹掉入球,原因是整个攻势的起点,红军中场阿历斯麦亚里士打控球时手臂碰到皮球,但赛后已有意见是,麦亚里士打是先以胸口控到皮球才到手臂触及皮球,所以根据新指引不应判犯规。
或许麦亚里士打那一球不算明显,但利夫拿文度这一球却十分清楚,但球证似乎也没有理会欧洲足协的指引,依旧判罚手球犯规。这不单令纽卡素失掉2分,还随时令他们缘尽16强;他们现时以5战得5分,下仗必须在主场击败AC米兰,才有望晋级;至于同日多蒙特作客以3:1击败AC米兰,5战得10分,率先晋级,或许令现得7分的PSG在最后一仗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