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大埔林村河|孖妹叶婉彤叶婉汶:用女足书写香港人故事
【《01体育》从2月25日起,一连五星期推出“香港制造”系列,五组受访者从我城每个小小的点,诉说关于“852”的信念。第二期,有香港女子足球员叶婉彤与叶婉汶,一对孖妹由大埔林村的家,沿林村河向女足世界前进。】
“你哋系咪唔系大埔区㗎?”
大孖叶婉彤听到记者说,提到大埔会想起足球,她笑说:“听第三身提起大埔的联想,应该最有说服力。人们多想到美食和许愿树,想起足球,那我觉得几荣幸。”
一对孖妹叶婉彤及叶婉汶初接触足球的年代,“女足”二字仍如天方夜谭。
从大埔林村的家,我们说起转变,那是关于一小步的守候。
周末的林村人来人往,居民因这片看不腻的绿与悠然而停留,市外的人为她而栽进这小镇,我们找了许愿树旁的空地坐下聊天。叶婉彤及叶婉汶自出生便居于大埔,小一由市中心搬到林村,是不折不扣的“大埔人”。
由广福球场开始足总的暑期青训,到现效力大埔女子足球队,问她们可会想人们提到大埔女足便想起自己,二人异口同声说,只想大家记得大埔女足全队人的拚劲和精神。二人不求聚焦自身的目光,只想默默为女足奉献,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走来。
这对守将约十多年前初接触足球,女足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小学女孩子要接触足球并不容易,唯有逢周末童军训练后回家,换上运动衫裤并留下童军袜子当波袜,在林村家中踢踢海绵波,想像自己在绿茵场上冲刺。直到中一升读赛马会体艺中学加入校队,才踏上足球路。
叶婉汶 为科大组首支7人女足
叶婉汶因而更明白,推动女足不是一句口号。2010年,她在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女子足球校队。
“科大当时没有女足,我战战兢兢地在迎新日问体育老师,‘我想成立一支女子足球队’,岂料老师答应了,并要我在几星期内找人。当时大专踢7人足球,最后找到7个女仔,便成立了7人队。”阿汶在头几个月为了练波而走堂,与没踢过足球的队友一起训练,直到老师为她们找到曾庆殷任教练,球队总算正式成形。
与一班从未接触过足球的女生踢球,阿汶仿佛看到自己儿时热爱足球的纯粹。她记得最后在大专杯“好似排尾几”,但重要的是个性内敛含蓄的女孩子,主动为女足踏出了一步。“现在我在女子联赛,无论甲组或乙组,仍看到她们的纵影,证明不懂踢球的女仔,都有机会去踢波。”那年由阿汶成立的科大女足校队,在她毕业多年后于2018/2019大专杯夺得季军。也许这一小步,点接点,便是本地女足发展一大步。
叶婉彤 延续香港女足故事
坐在许愿树旁的木櫈,阿彤也说起儿时挂上树上的愿望,“希望女足渐渐获得关注和支持”。踏实的她,连许愿都很理性;“渐渐”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女足一定不及男足般受关注,我不会奢求女足突然弹起,要慢慢营造氛围,是比较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她笑说。“我们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不要想到起天花板般高,只想大家多点关注香港有女足,或至少知道女足有联赛,有分甲、乙组。”
一步一步前进,她们由在大埔广福球场接受青训,到获选入港青再到大港脚,征战城市运动会、东亚杯、全运会、亚运会。“穿起波衫不其然好感触,心情亦很复杂,会想下一次代表香港是何时?还有机会吗?今次会不会是最后一次?好想让人觉得骄傲,怕输了会辜负别人期望。”
代表港队对她们来说,就是这么一回事。
惟阿彤与阿汶在8年前先后经历前十字韧带断裂,久久未能重返颠峰,心知难以再为港队披甲。不过,大埔孖妹从不轻易放弃,两人一起以双倍努力继续前行,去年获选入5人足球集训队,重新学习足球。
战术、速度、体能、转换踢法,阿彤笑言有时挫败得“喊住走”,“好似仲有一口气时,港队又给我们机会去学习,便全力做好,不想让自己后悔”。她坦言,内心一隅,仍想看看有没有能力再代表香港。
然而,她同时相信“代表香港”,其实,可以是她和他,也是你和我。
“我不想向现实低头,知道运动员生涯很短暂,但不代表不能改变航道,不代表改变航道就不能再次代表香港。”她口中的改变航道,是近年开始担任海外运动升学顾问,为下一代前进铺路。
“自己临近退役了,回望过去,深感小朋友最需要花心思培育,因为以后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她以中间人角色,站在家长与学生角度提供意见,盼小孩能在海外升学兼顾学业外,有更大空间发展属于自己的体育专项。
“我相信任何方向都可以好自豪地站出来,‘我代表香港做这件事’,令香港人感到骄傲,其实每个人都可以。”
由林村树下延伸至本地女足以至世界,她们默默努力非为百世留名,只为延续属于香港人的故事。
第一期:茶记中的篮球文化
香港制造・湾仔蔷红2|球证何明达的故事:代表香港踏上奥运决赛
香港制造系列合集:
香港制造系列合集|从我城的每个点 交织出香港制造的香港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