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球评】手球规例修订后判罚一刀切 防守球员应如何自处?
足球球例年年改,上季英超开始起用VAR,“脚毛越位”、主裁判不看“电视”常惹来争议,今季似乎改善了,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修订的手球规例,成为防守球员的恶梦,这情况在英超尤甚。
首两轮英超过后,共有13%的入球来自12码,连同第三周周六的赛事在内,都出现不少具争议、手球导致的12码。
今季英超中,似乎只要防守球员在禁区内,手臂没有收在背后或紧贴躯干之下触及皮球,几乎必然遭判罚,成为争议起源。
手球条例有什么改变了?
首先,要讲解一下到底“手球规例”在2020/21球季出现了什么改变。
国际足球理事会(IFAB)恒常更新球例,在2020/21球季球例“规例1-17”的“犯规及不恰当行为”之下的“手部触球”中,最新版本订明“手球”的触球部位以腋窝以下为界,是否犯手球,前题仍是“以手或手臂触球”。
最大的改变,是缩减了裁判主观判定的空间,只要符合“手或手臂动作令其躯干不自然地扩大”或“手及手臂高举过肩膊水平(除非球员蓄意将球击中其手或手臂)”,即算是“手球犯规”。球例同时注明,如符合前述两种情况,即使皮球先省中球员本人或附近球员,才再击中球员的手或手臂,也会构成犯规。
不过球例仍然有灰色地带,其中一项就是“若球员倒地并以手或手臂作为身体及地面间的支撑,而未有横向或纵向地伸展”,就不属犯规。
英格兰足总的超严格诠释
观乎英超新球季开赛首轮以来,对于手球的准则似乎非常非常严谨,只要“腋窝以下的手或手臂部份没有紧贴躯干并触球”,就算犯规,大部份时候排除了“是否蓄意”的因素。
最佳例子,就是热刺对修咸顿一战,杜靴迪所犯的手球:
【杜靴迪手球致十二码连环图】
另一个例子,则是本周六(26日)水晶宫对爱华顿,祖尔禾特导致十二码的手球:
还有一个例子,关乎前述的“若球员倒地并以手或手臂作为身体及地面间的支撑,而未有横向或纵向地伸展,就不属犯规”。事情并非发生在英超而是西甲,贝迪斯2:3负予皇家马德里一战,皇马在最后阶段获判一个十二码并因而获胜,同样引起不少争议:
以上例子,都是看起来并非蓄意、难言动作“不自然”,但防守球员的手或手臂的确“离开了躯干并触球”。首三轮的英超赛事中,只要发生在禁区内,加上VAR的助力,判罚十二码的比率极高。好处是“一刀切”之下界线相当清晰,球迷和球员抱怨之余也难以“拗数”。
前英超球证:担心球员蓄意博十二码
但对于防守球员来说,这情况无疑是个恶梦,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进攻球员会尝试主动将皮球省向对手博十二码,前英超球证Chris Foy向《每日邮报》表示:“最新的方向是,只要你的手臂离开了躯干,无论是否有意,都会被罚。”他以曼联在首战对水晶宫,域陀连迪路夫手球致十二码的例子,谈及最大担忧:“那记十二码可判可不判,我明白为何会判,但最不想的是见到越来越多球员蓄意将皮球踢向对手的手。”
现况之下,球员一但进入防守禁区、面对持球的对手,就必需将手收起、或是牢牢贴着躯干,甚至在跌倒之时也要努力对抗伸手撑地、自我保护的本能。在黑白分明的手球规则之下,暂时也没有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