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女钟芯豫推广低碳本地游 笑言拍拖行山最能测试情侣感情
90后山系少女钟芯豫(Natalie)今年撰写以女生为主题的行山书,希望吸引更多女孩子上山,发掘香港郊野的美丽。她在念大学时爱上行山,之后在英国念硕士,发现香港虽然细小,但自然胜景不比外国差。她笑言行山是个测试情侣感情的好活动,“可以看到一个人有没有心,值不值得陪你行人生的路!”
相约Natalie行山做访问,她选择了大埔的燕岩,因为她很喜欢路上一段的“竹林隧道”,她解释:“可以享受在竹林中宁静的感觉,很治愈放空。”这条算是冷门行山路线,路旁树丛很密,有时蜘蛛网横路,不得不破网而行。行约一小时,便至竹林隧道,翠竹夹道,搭成顶部,在炎夏中感觉凉快。
Natalie与朋友到燕岩行山:
Natalie一身清爽的少女装束,紫色短袖上衣配黑色紧身长裤,带上一个轻便的绳带背囊,扎起马尾,穿梭山林之中;她身手灵活,上山路段亦不见喘气,比同行的男友人们都行得快。她小时候家住沙田,喜欢跟父母到马鞍山郊野公园行山,但中学功课繁重,直至念大学后,再投山野怀抱。
大学阶段重拾行山兴趣
在大学时念地理及资源管理学系,Natalie识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说:“地理系的同学都喜欢周围去行山,尤其我是读中大,校园内已经是高低起伏,去上堂都像行山。落堂之后,有时我们会去短短地去昂平行山,有外国风情的感觉,又见到滑翔伞,慢慢爱上行山。”
“小时候都是简单郊游,现在很享受上到高山,感受到那种开扬及气势,爱上那种难度较高的山。”Natalie行惯高山,难怪燕岩的山路只令她有点脸红,没有什么气喘。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行山前先睇路线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订阅01体育Youtube频道,了解更多行山及体坛资讯🏃🏾♀
Natalie大学毕业后,远赴英国念环境科学硕士。她见识过外国山水,更觉香港山野的珍贵。她说:“我在英国读硕士,很多时去的地方,景色好像都是一式一样,上到山都是见到那些景色,就算从不同角色影相,都一模一样。反而香港的景色有很多不同细节,某条路线特别多吊钟花,某条路又多牵牛花,每条路线的景物及体验都不同。”
香港行山路线多元化
她续说:“香港的大自然很多元化及丰富,我们有高山云海,本地动植物品种多,深入一些自然护理区可以见到一些特别的动物,例如穿山甲。其实,香港山野变化很大,地方虽细,但一条路线可以见到很多景点。”
Natalie早于2015年读大学的时候,已经与朋友创立“V'air低碳本地游”,透过推广本地旅游,让公众了解环保问题,并认识香港的生态文化。Natalie在3年前出过《低碳。好行》一书,之后再获出版社邀请,今年与杨乐陶合著《山野漫游——女生行山指南》,希望吸引更多女生探索香港郊野。
钟芯豫及杨乐陶一起行了很多地方:
顾名思义,这本是给女生看的行山书。记者好奇,此书适合男生看吗?
“男仔都绝对适合看!”Natalie说:“如果男仔想了解女仔心入面想行什么地方,都适合看这本书。就算追求女仔,都可以打开这本书,挑战适合的浪漫路线一起去行。”
“我们找了一些静静地,又适合情侣拖住手去行的地方,例如有条路线是连岛沙洲的约会,要有缘分才见到的连岛沙洲。另外有条行东心淇,地名是‘动心’的谐音,而且地方清静,又有些灯塔,可以坐在下面谈心聊天。”
既然如此,Natalie会不会选择行山做拍拖活动?
她用高八度的声线说:“当然啦!”
她很自然地续说:“我经常叫我那些曾经的男朋友去行山。”她跟住补充:“我以往都鼓励伴侣去行山,作为二人的共同挑战。”
行山测试情侣感情
说起感情事,似乎有点尴尬,Natalie翻开书中拖手浪漫游的目录,照住上面的字念:“这个章节都说,拍拖热恋的你,是否厌倦城市中重复的约会?其实在山入面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可以感情倍增。”
她续说:“行山是个几好的活动,测试自己跟伴侣及朋友的感情,免费的测试。”
真的测试得到吗?
Natalie很有信心地说:“我觉得好测试到!尤其是女仔看男仔。当然我们鼓励女仔以至所有行山人士都要独立,自己带备充足粮水,但去行山时,你见男仔会不会为你带多一些水,就看得出这个人有没有心。”她补充,可以透过行山去洞察到另一半懂不懂关顾旁人。
“又例如从一个注意环保的女仔角度出发,如果行山见到个男仔没有带手巾仔,就会打个交叉,下次会提醒他带备,减少产生纸巾废物。或者男仔没有自备水樽,要去便利店买饮品,也是交叉。当然,如果真的忘记自备水樽,我会建议购买铝罐饮料,因为铝罐可以无限次回收再造,而塑胶瓶最多只可再造十次。”
“行山都看得出一个人有没有耐性,如果你行到慢,对方是否愿意迁就你慢慢行呢?行下抖下,边行边聊天。亦可以留意对方帮你影相时,对方有没有觉得很不耐烦,可以看到一个人有没有心,值不值得陪你行人生的路!”
希望大家都找到那个行山会为你为带多一点水,又愿意为你行慢一点的伴侣。
夏天行山必备12件小物(按图放大):
跟人行山,出发前不要只问“难度几多粒星”,要识问这8条问题: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礼仪:
教你用“GPS远足留踪”服务:
建议放入背囊的行山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