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超】“杰志模式”见成效 董之英学生球员踢足一万小时

撰文: 曾柏熊
出版:更新:
香港青年的足球训练时数远远比邻近地方低。(曾柏熊摄)

7年前杰志与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合办“职业足球员培育计划”,现在课程上作出调整,协助有志向职业足球发展的学生,在平衡学业与成年前达致“1万小时”的目标训练量。参与计划的学员代表包括郑展龙、播磨浩谦和颜卓彬等,几位小将上季赛事间皆渐见“接棒”的能力,近月杰志亦因此民政事务局发信,肯定计划成效,大大鼓励了“杰志模式”的应受性,并作为协助足总未来“五年策略计划”的一环。

香港足球改革多年,纵使场地问题得以解决,青训训练时数在得不到学校课程安排甚至政策上的配合,依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跟日本、韩国,甚至台湾的中学生比较,三地青年每星期能有20小时以上的训练十分平常,而香港绝多数学校由于只提供学业上的教育,青年球员只能靠课余的时间训练,每周通常只有7至8小时的训练量,离统计的职业球员成年前必须拥有1万小时的训练量目标差很远,令港将在国际赛中败给日韩等国在所难免。杰志因此在7年前提出与董之英合作,让参与职业球员计划的学生按DSE体育科的课程,每天额外得到3小时的足球训练,结合放学后各自球会的训练,青年球员便可能乎合到成为职业球员1万小时的训练量要求。与此同时董之英亦与中大、浸大、理大、及几间台湾和美国的大学合作,承认足球作为学员“第二技能”的成绩,即能在DSE合格的情况下升读大学,保障青少年学业与足球的双线发展。

伍健表示,该计划并非单纯为杰志的未来发展,而是为了香港足球的未来。(曾柏熊摄)

该计划实行7年以来共花费了过千万元,主要用作招聘乎合资格的老师和教练,包括今年邀请了前主帅甘巴尔引荐的柏度加西亚,作为球会的青训课程总监,负责制定不同梯队的训练课程。杰志会长伍健重申,这个计划并非单纯为杰志的未来发展,而是为了香港足球的未来。以新学年计,将会约有110名学生报读职业球员计划,以过去两年为例,杰志只能从青年队内提升7名球员上一队的情况看,一支球队根本不可能容纳这么多球员。事实上现时董之英的学生中,很多都来自南华、太阳国际、流浪和大埔等青年军,他们只是在校队共同训练,放学后各自归队,却共享多一倍的训练时间,是为当前社会环境中,最有效解决香港青训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杰志方面将有下一步的青训合作计划推出,稍后将再安排记者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