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本地新秀初上阵即吃败仗 黄洋:不能让港足离不开入籍兵
香港足球代表队今日(11日)在国际友谊赛主场0:2败予中华台北,是香港近半世纪以来在成年级别赛事上,首度败予台湾。
3名初次代表香港成年队的球员,包括孙铭谦、陈广豪及陈晋一都难掩失望,黄洋则吁华人球员“争一口气”:“证明给球迷看,年轻华人球员可以在香港立足、有资格代表香港去踢世界杯外围赛。”
摄影:梁鹏威、袁志浩
新帅麦柏伦初上任,即大刀阔斧召入多名年轻华将,阔别港队数年的陈肇钧及鞠盈智亦分别正选上阵,入籍球员数目是近年来最少。
球迷期待一番新景象,却要面对残酷现实:面对实力不强的中华台北,香港半世纪以来首次输给台湾。当然,不利发挥的因素不少,除了球员仍需适应新战术、亦需时磨合,同时一场大雨亦影响旺角大球场草地质素,但需要检讨改进的,仍有太多太多。
年轻球员欠经验 回归球会需体现价值
作为阵中老经验球员,黄洋认为众年轻球员虽没有怯场、也主动争取去表现自己,“但大赛经验、把握力、传送细节仍要提升。年长球员会懂得控制节奏和速度,但年轻球员表演欲较强。”
他坦言败予台湾,相信华人球员“心中都有一口气”:“不能让香港足球离不开入籍兵。希望大家争一口气,证明给球迷看,年轻华人球员可以在香港立足、有资格代表香港去踢世界杯外围赛,之后未有国际赛,希望他们在球会体现自己价值。”
不过,黄洋亦强调,不能以一场友谊赛就定球员生死,“不可以因为一场友谊赛就说年轻球员未能接班,始终要落场试、要经验,始终没太多比赛让他们吸收大赛经验,要让他们把握时间吸收。”他认为,今场麦柏伦主要想测试部份有潜力的球员,到9月份世界杯外围赛时,自会挑选“真正具实力、有表现的球员。”
高压迫抢战术需时吸收 攻守转换需突破港超水平
香港队在麦柏伦麾下,战术明显变得高压且重视迫抢,两闸经常压前进攻,但亦导致经常回防不及,防线未能组织致失误。
黄洋认为,麦柏伦的战术没有问题,但球队只得一星期吸收新战术,需时融入,“攻守转换速度要改善,我们在进攻方面很进取,惟失去控球权时,转攻为守的速度仍有待提升。在国际赛层面,不能停留在平日踢港超的速度,我们需要因应主教练战术风格去提升自己的速度、体能⋯⋯需要全方位提升。”作为防守中场,他坦言受到教训,“希望能坚持教练打法同时避免犯错。”
三将获港足处子战 陈晋一:永远不可以放弃
孙铭谦、陈广豪及陈晋一今日分别作出个人的香港成年队首演,其中陈广豪更因艾力士受伤,踢足70分钟,这位前锋坦言中华台北球员虽大多并非职业球员,但身体质素较佳,“比我们更强壮,很难应付。”
孙铭谦则坦承自己未有能力在“大港脚”立足,幸获教练给予机会,感受到在旺角场的震撼:“上次省港杯很震撼,但(香港)大球场较大,声音较散,但来到旺角场感觉很接近,震撼好多。”
至于年仅16岁的陈晋一,虽只有短短8分钟上阵时间,但仍让他留下深刻回忆:“在边线等待入替时虽然只余几分钟,但也很想帮球队至少追回一球。”他说,以前代表U18和U23梯队,感觉像是为朋友而战,“上了一队后,感觉真的是在为了香港整个地方而战,有球迷支持、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很想用心踢好一点。我们落后时听到打气声,就觉得永远不可以放弃、觉得背后一定有人支持,至少我们不可以放弃。”
一年间急速冒起,“一仔”没有空间休息,“下个目标是在亚协杯争取上阵,至于代表队就暂时不会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