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与夜.青训3】踢足一万小时 杰志模式救港足?

撰文: 曾柏熊
出版:更新:

参观杰志的青年队的气氛很特别,虽然采取严格的精英制,但从很多青年球员脸上,却很容易看到为追逐梦想而努力的笑容。
虽然有不少球迷批判杰志采用太多入籍兵,但另一方面,他们近年提升自家小将到一队的比例却又是各队之冠﹖
“港足日与夜”青训篇最后一集,或许,杰志模式就是能够改变港足的答案。

香港环境不同曼联等欧洲大球会,一队主教练会对自家青年军有深刻认识,甚至参与他们作为球会未来的培训工作,只有杰志做得到。(梁鹏威摄)
杰志足球总监兼主教练朱志光认为,青训教练有时就跟父亲一样,须为球员争取最好的踢波条件,认真对待训练,球员才会信任自己,并相应地认真看待足球“事业”。(梁鹏威摄)
我认为香港足球水准由70、80年代起并无大幅退步,只是这几十年来周边国家进步太大而已;相反,我认为近年香港足球进步多了,由一队到青年队的球员都习惯逼抢和小组组织,不再是从前英式的大脚传中。这些比赛意识,都需要从小接受有系统的培训而来。
朱志光——杰志足球总监/主教练

“这队U10之中有3、4个就像小时候的郑展龙般,未来一定可以踢上职业联赛”;“这个小将很有天分,比赛时每次传送和拦截都总比实际年龄成熟”,将于新球季兼任杰志主教练的朱志光(朱sir),本身是球会的足球总监,由早在2008年球会成立巴塞足球学校(杰志足球学院前身)前的青训队成员李毅凯、颜乐枫,到去年升上一队的“第一代毕业生”郑展龙、罗梓骏、颜卓彬等,都是经朱sir培训出身。因此当朱sir介绍杰志的青训发展时,如数家珍。回首从前跟各大球会一样,面对场地不足的限制,到今日因为青训理念受认同,获得资助下拥有自家训练基地,青年球员亦渐见收成,朱sir总非常感触。

事实上,杰志的球会气氛跟所有其他本地队伍不同,作为唯一拥有自家训练基地兼拥有健全青训梯队的港超球会,这里是个各年龄层职球员与教练团间都能经常互相接触交流的社群,令杰志小将特别有凝聚力与归属感;青年球员平日训练间不时遇上一队在旁练习,令他们更容易拥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目标,从一队前辈身上探索自己的足球路。

伸延阅读:

【港足日与夜.青训1】冰岛得,香港都得? 太阳国际新秀的困境

【港足日与夜.青训2】敢梦而不敢想 香港兵工厂流浪的难处

杰志的青训队伍非常齐全,由6岁起已有梯队训练,每周都安排队内赛互相切磋,汲收比赛经验。(梁鹏威摄)
我在平日只要有空,都会跟一班朋友看杰志一队的比赛,希望有一日能够成为一个像黄洋般的职业球员。
严启倬——杰志U12/香港U12防守中场
朱sir强力推荐严启倬,认为此子场上表现超越本身年龄的成熟,将来一定有提升上职业级的能力,司职防中的他亦以黄洋为偶像。(梁鹏威摄)

自家基地 解决“土地问题”

要数青训最具规模的港超球会,无可否认,杰志绝对数一数二。梯队数量除了可从预备队一直数到U8之外,球队获赛马会赞助兴建的基地从2015年开始营运,更将球会的规模推去另一层次。最直接的分别,莫过于更多青年球员在18岁成年之前,更有机会达到欧洲球会要求的一万小时训练时数。由于球场由杰志会方营运,单单青年球员在日常操练后不用被康文署职员驱赶而可自行加操,已经是包括香港队在内,绝大多数青年队以至职业队都不能享受到的优厚待遇;偏偏训练时数的多寡,从来都是直接影响青年球员可否把握进步黄金阶段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去年刚提升上一队的郑展龙身上可以引证。

“郑展龙小时候在队中不算突出,但由于他拥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不断反复练习,终能后来居上,由一个‘左脚只能用作走路’的球员,磨练得左右脚皆能传擅射。”朱sir说。郑展龙的进步,源自6年前杰志与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合作的“职业足球员培育计划”,令参与计划的学生每天都能参与足球训练,另加他们本身在课余时间出席球会和港队的训练,董之英的“足球生”确实能一星期练足5日,另加周末的比赛,踢足球的时数充足,自然可发掘更加“大器晚成”的小将。

伟业建成非一日之功,一年前杰志跟所有球队一样,纵尝试引入了“西班牙式”的足球概念,也同样要面对球场不足的问题。杰志于是用尽方法搜刮一些没人租用的球场,即使要在不合规格的球场训练,起码保持到一定训练时数,加上主动创造跟董之英合作的机会,杰志的青训计划有成绩,最后方能够成为赞助商资助兴建基地的有力条件。多年来杰志续步解决“土地问题”,并非单单埋怨便能改变状况。

真心,孩子为梦想而努力的笑容,在现今香港社会都很难看到。然而在杰志中心内,却可见证到足球独特的魔力。(梁鹏威摄)
有时在训练时,看到在另一边的球场训练的杰志一队球员,觉得他们很有型,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他们的一员。
甘智健——杰志U12/香港U12中坚
杰志U12中坚甘智健认为,能够在训练中看著旁边一队的前辈练习,大大鼓励他向职业足球目标进发。事实上这细节对青年球员其实十分重要,亦因为杰志拥用自己的训练场才能做到,香港很多青年队球员甚至连自己球会一队有什么人都不知道,自然难找学习对象。(梁鹏威摄)

精英制理念清晰 家长放心孩子追梦

有了得天独厚的硬件,亦需要一套适合当代职业足球的理念在其中才能成事。由于球会青训并非以收费的“兴建班”形式运作,杰志会方当然希望每名球员都能提升到职业级别,作为球会以至整个球圈的未来新血,因此杰志足球学院厉行精英制,所有学员都必须通过选拔。然而青年军成绩,却又不是杰志会方最重视的因素,即使队中拥有能力较优厚的球员,但如果他们并无当职业球员的意向,球会会偏向将资源留给有志于向职业足球发展的学员,让其他青训球队接收那些“有能力但没意向”的球员,反而间接帮助提升了整体青年赛事的竞赛质素,对整个行业都有利。加上球员由青年军走上职业队的晋升阶梯清晰,学员和家长跟一队球员教练交流机会多,令他们认识到香港足球员“朝不保夕”的形象只是错误标签,近年包括不少杰志球员在内,皆有可观的收入,既令青年球员有具体的“Role Model”,家长自然亦较放心乐意让孩子追梦。两个球季间,杰志已共提升了8名自家出品小将于成年后进入一队,比例为所有港超球会最高。

“过去我当球员的时候,代表海峰作客日本的日立(现柏雷素尔),香港球会有足够能力打赢对手。然而,我却不认为这代表过去香港足球的整体水准高,只是亚洲其他邻国当时的水准太低;加上当时社会的环境容许青年不用单向地追求学业,能够选择包括足球的‘另类工种’,球员选择多才令香港足球有不俗发展;现今亚洲多国足球水准已令香港望尘莫及,但其实近年香港足球的水准也有进步,起码球员的战术意识改变,敢多‘用波’组织进攻,而不是过去怕失误而大脚清波的‘责任足球’。”朱sir解释,他续道:“随着近年社会气氛的改变,不幸地很多大学毕业生起薪点都很低,学业不再是令未来觅得稳定工作的保证时,不少家长明白了杰志的理念后都乐于让孩子回到球场追寻梦想,我相信未来香港球坛一定会有更好发展,但在这天之前我们一定要预先为球员培训出职业足球的条件。”

杰志足球学院厉行精英制,以确保资源运用在有志成为职业球员的青年身上。(梁鹏威摄)
我的日常生活只有读书、补习和足球,但我不觉得辛苦,因为职业球员是我的目标。杰志有自己的球场,有时就算训练结束后,我依然可加操训练,这是我成为职业球员的优势。
张桂华——杰志U12/香港U12守门员
足球的训练一定辛苦,但能够较容易参与更充足的训练时数,实现18岁前“踢足一万小时”的目标,杰志小将已属香港条件最好的一群。(梁鹏威摄)

体院模式非最好 各球会需克尽己任

经验过千禧年初冰河时期的青训断层,到今日杰志作为青训系统最完善的港超球会,有球迷自然会将他们跟80、90年代为香港球坛培训出李健和、丘建威、谭兆伟、罗继华、范俊业、蒋世豪、陈伟豪等球星的精英摇篮——体育学院足球部作比较。然而朱sir却认为,即使让杰志取代了当年体院的工作,对香港足球发展都未必健康,原因是依赖单一机构的青训工作并不能为整个联赛提供足够的球员。加上体院尽收各年纪最顶尖的球员,降低了青年赛事的竞争程度,未必对球员的成长有利,但即使从前体院能专注培训职业球员,每年亦只能为各球队提供20多名新晋而已,对整个球圈来说并不足够。因此,到最后能够改变港足现况的,还只有各支港超球会愿意订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共同负起青训的责任,港足才会有下一步的突破。

过去一周本地球坛太多负面消息,但从一班杰志小将在球场上全力追逐梦想的笑容,起码令我依然相信,只要目标正确,认真实践,香港足球还是有希望的。
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成功之前,我们绝对不要放弃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