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Sports】港BMX选手叹极限运动场太局限 盼政府多听用家意见
全心全意投入热衷运动,为求进步不断努力钻研,登上奥运舞台更是不少运动员的梦想。过去花式BMX在香港被定型为“废青”、“不务正业”,随着被首次列入2020东京奥运,开始获得社会的认同。惟投身花式BMX超过10年的香港选手朱柱良却认为,成为奥运项目不一定是好事,“因令BMX失去自由的本质”。
朱柱良,24岁,人称“细路”,是今届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FISE World Series)成都站中,唯一一名参加花式BMX(Bicycle Motocross)公园赛业余赛的香港选手。阿朱擅长街道赛而非公园赛,他表示3年前曾参加过同一赛事,3年后再次参加是希望看看其他选手有何进步,志在体验和挑战自己。最终阿朱以40.6分在24名参赛选手中名列第16位,未能跻身准决赛,争取东京奥运亚洲区选拔赛资格。
BMX:我们追求自由感觉
对于花式BMX公园赛成为东京奥运比赛项目,玩了BMX已有11年的阿朱认为有好有坏,他解释:“能够登上奥运大舞台,固然令BMX在别人眼中变得正面。不过,我们玩街道花式BMX的选手却觉得,我们追求自由的感觉,会为了一个花式去练习、去钻研,但不会为了比赛固定练习。成为奥运项目令本身很自由的运动,如今却变成讲求规矩训练。”他犹记得初次被BMX“触动”,就是那份自由的感觉:“(有次)看见有个人在马路踩单车,后面有车‘砵—’他一下,然后他直接跳入草丛。就是那一下,我也想试试这种感觉。”
盼政府聆听用家声音
过去玩BMX易被定型为是不务正业,予人一种“废青”的负面感觉。阿朱反驳:“其实并非如此,我有个内地BMX朋友,他正职是律师,证明玩BMX什么人都有,不是香港人眼中那么‘坏’。”误解BMX的又何止香港人?香港政近年兴建愈来愈多极限运动场,希望令街道的极限运动玩家走进特定地方。惟阿朱指出那些地方难以吸引他们的原因,“站在用家角度,香港的场地未达到我们的标准。举例说本身有个栏杆让人跨过是很好的,但栏杆后面却有一道墙,就变得很奇怪。”他希望政府能接受更多真正用家的声音,聆听他们对弧度、设施、障碍物的意见,方能建成一个更标准、更国际化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