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复苏缓步 前人行行长易纲建言:加大宏调力度支援扩内需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COVID-19疫后经济复苏需要时间,目前内生动力和市场信心偏弱,建议政府加大政策调控力道,有效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迴圈。

易纲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他在机关报刊《人民政协报》撰文点出中国经济复苏难题与建议。易纲强调,COVID-19疫后经济复苏必须有些信心、耐心,借镜他国经验,疫后消费恢复需要1年左右,中国疫后也才半年。

易纲点出中国经济现状有几个特点,包括民众减少消费、提前还贷款,这是出于降薪预期心态,所以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负债;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振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约束基础建设投资能力。

易纲撰文指出,内地目前没有通缩的问题,只有消费不振的问题。﹙路透社﹚

目前其他经济困境还有房地产市场风险未出清、外国经济金融风险上升影响中国外贸表现、物价走势展现供需平衡问题、民众就业问题、人民币汇率走弱等;这些都是待解决的难题。

易纲提出资料,指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恢复有所放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信心偏弱,房地产市场风险尚未出清,建议官方应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力道,确实地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迴圈,共同努力推动今年全年经济成长率达到5%左右目标。

此外,易纲建议官方可善用政策工具,采取“因城施策”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财政许可前提下,补贴地方政府,持续推动地方政府收购存量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目前已在8个城市推动试点。

易纲进一步预期,可透过户籍改革推动城镇化,进而释放消费潜力,援引其他学者试算,透过户籍改革可以使农民工、新进市民的消费意愿提高23%;另外中国境内电力浪费严重,电价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应该创建夏季高峰电价,舒缓限电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