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厄尔尼诺现象标志“南涝北旱”回归 极端高温成新常态

撰文: 范玉莹
出版:更新: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陆媒《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标志著中国降水传统意义上“南涝北旱”的回归,极端高温亦将成为新常态。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气候现象,将引起强度更强、时长更长、影响更明显的极端天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将影响全球气候。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6月8日宣布,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已经到来,部份地区或打破高温记录。澳大利亚本周稍早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将使易于出现山火的地区更为温暖、干燥。日本亦将今个有记录以来最暖春季,部份归咎此一现象。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陆媒《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今年是厄尔尼诺的发展年。本次厄尔尼诺比预计时间稍早1-2个月,或在2023年对气温产生最显著影响。国内外各种预测分析显示,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图 / 中国气象新闻网)

周兵表示,过去三年,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中国降水相对而言出现了“南涝北旱”的情况,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标志中国降水传统意义上“南涝北旱”的回归。

周兵强调:“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和更涝的未来,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事件频发强发是不争的事实,极端高温天气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气候现象。(图 / vcg)

周兵提示,本次厄尔尼诺为中等强度以上,夏季发生的厄尔尼诺对中国的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据统计数据,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等地高温日数达到30天以上。

周兵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动态和强度变化。对公众而言,极端高温天气下,白天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