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 中国太空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并于11月1日与中国太空站完成交会对接。
今日(3日)上午9时32分,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中国太空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而在下午3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11月1日凌晨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三舱组合体,以偏T字构型在近地轨道在轨飞行。
今日,梦天实验舱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平面转位90度,转向永久停泊口,与太空站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
转位期间,梦天实验舱先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再与太空站组合体分离,之后采用平面转位方式经约一小时完成转位,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侧向端口再次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日下午3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后续,他们将在太空站内先后迎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届时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将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
据介绍,在整个梦天实验舱转位过程中有四大难点,要做到“柔、稳、准、顺”。其中,首先要讲究的就是启动要柔,转得要稳。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罗超称,剧烈启动会对舱体带来干扰,因此梦天实验舱转位时要保持缓慢,“‘稳’的话就是整个转动过程要稳,通过关节的联动来实现舱体的一个平动缓慢的过程”。
梦天实验舱的转位是由转位机构完成,转位机构则由两个关节组成。罗超介绍,靠近梦天舱的称为“肩关节”,犹如人类的肩膀,靠近天和核心舱的称为“腕关节”,犹如人类的手腕。转位时,肩关节和腕关节会交替转动,将梦天实验舱挪移到核心舱的侧向停泊口。
在完成转移后,梦天实验舱还要停得“准”,要能够与核心舱侧向对接口精准对接。罗超表示,团队利用机械设计保证,采取一些锁定的装置,将对接口准确锁定,避免在上行震动过程中受到破坏,靠各方面的机械精度来保证。只要做好“柔、稳、准”的保证,整个转位过程才会顺利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