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1年GDP增长8.1% 外媒:高于官方和国际此前预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周一(17日)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万3670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8.1%。
“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全年增长8.1%,以及12月的工业增加值数据,都高于我们的预期。”包括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在内的不少专家和外媒,指出了2021年中国经济的亮点。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依旧面临挑战与机遇。中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在这一大前提下,中国GDP仍然增长8.1%。不过分季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并不平均。2020年三、四季度中国GDP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中国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了外媒的焦点。
“总的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外媒眼中,国家统计局的这段表述,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最佳注解。
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后,包括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境外主流媒体,迅速发布长文报道、解读中国经济。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的部分数据要高于此前预测。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8.1%。路透社等传媒关注到,这一数字不仅高于2020年3月政府设定的6%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目标,也略高于国际金融机构和经济组织预测的8%增长。
《华尔街日报》写道:“随着出口飙升至创纪录高位,中国GDP数据轻松超过了政府设定的6%或以上的官方增长目标。2021年8.1%的增长数字也与经济学家的预测相符,为中国在新冠大流行后的复苏提供了助力。”
与前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GDP的增长有所放缓,为4%。不过,这一数据也超过了路透社稍早之前预测的3.6%。
路透社认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是工业增加值。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0.42%。这高于路透社此前预测的3.6%。
中国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544,547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4.9%,略高于外界预测的4.8%。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东安,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4%,2021年全年增长8.1%,以及12月的工业增加值数据,都高于我们的预期。”
路透社:零售额增速放缓 表现低于预期
不过,从数据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仍有不少挑战。路透社等传媒关注到,受到2021年底一系列地区性新冠疫情的出现,中国12月零售额低于预期,仅较2020年同期增长1.7%,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慢增速。而路透社援引的分析师此前预计,11月份零售额上涨3.9%,之后将继续上涨3.7%。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面临的挑战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如何通过推动长期经济改革,来减少不平等、债务,以及对世界的依赖,来保持疫情之后的持续复苏。
报道称,中国经济2021年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篇章”。上半年,由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复苏“取得进展”,GDP同比飙升12.7%。“与新冠疫情最初黑暗的日子相比,这一数字令人欣喜。”
但下半年,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断电、全球供应链混乱、半导体短缺,以及全球新冠感染人数的不断攀升,中国经济受到了影响。
中国经济前景整体的疲软,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新冠疫情。新冠疫情也不断用新变种“折磨”着世界。
对于2021年三、四季度增速放缓,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表示:最突出的就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这种供应链所出现的这种缺柜、缺芯、缺电、缺煤、缺工的问题。大宗商品的冲击导致大量中下游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承担了很多的成本,导致我们的经济活力会出现一些下滑。我们还要看到更深层次的一些因素,就是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叠加效应,出现了“几碰头”的现象。
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肯定还有空间,同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空间也非常大,要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再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绝对是没有问题。如果采取欧美这样的“大水漫灌”、超级宽松的宏观政策,那一定会带来大量的后遗症,从而影响今后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大受到关注的点,是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人口与经济之间有何关系?财经杂志《巴隆氏》(Barron's)17日援引中国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弗鲁梅尼(Barbara M. Fraumeni)指,她的团队的分析发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新员工,在教育等方面拥有更高的人力资本,这让员工在经济上更有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更有生产力的劳动力将弥补更少的劳动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7日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出生人口减少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人口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