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大量发射井发展核武? 北约秘书长加入论战批华“不透明”

撰文: 林瑾
出版:更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9月6日于北约军备控制议题会议上指出,中国正在建造大量的飞弹发射井,核武能力正在大幅提升,且这些发展是在没有任何限制、也完全缺乏透明度的方式下进行,他敦促中国应负起身为全球大国的责任,响应国际限制核武器扩增的做法。

据台媒《自由时报》9月7日报道,斯托尔滕贝格还认为中国身为全球大国,应在军备控制方面负有全球责任,包含限制军武数量、增加资讯透明度等,强调这是维系国际稳定的基础,中国也能从中受益。

此前,美国《华盛顿时报》8月12日文章称,根据数周卫星图片总结的侦察报告得出结论,中国正在建造的第三个导弹发射场,将配置100多枚“东风-41”新型导弹。该报援引美国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指出,新场地与另外两块不久前发现的场地大小相当。

西媒曝光的甘肃玉门“发射井”:

7月26日,《纽约时报》发布卫星图片,直指中国正在西部新疆哈密附近的沙漠地带,兴建导弹发射井,数量约为110座。在此之前几周,7月1日,《华盛顿邮报》称甘肃玉门正在建造约119个“发射井”。

针对西媒的上述报道,此前不乏陆媒刊文反驳,这些“导弹发射井”实际上是风力发电基座。官媒《人民日报》于7月便援引军事专家杜文龙的话称,美国类似炒作并不是第一次,美国曾将福建土楼误认为导弹发射井。

中国近年来核力量日益增强,但与美俄仍有差距(点击浏览图集):

今年7月,曾担任中国火箭军教官的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曾向内地“政知道”公众号表示,中国在一个区域集中建设百余个导弹发射井并不现实也没必要,不存在这种可能。陆基核导弹目前最佳的发射方式是无依托式发射,即发射车机动发射或铁路机动发射,不易被敌方侦测、战场生存能力强。而反观发射井,这种有依托的发射阵地,实际上在战时的生存能力是比较低的。

宋忠平指:“事实上,发射井是上世纪冷战期间,早期核武器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那么随著核武器的现代化讯息化快反化技术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陈旧落后。并且建造发射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