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讯息保护法草案》 依法约束APP营运商

撰文: 杨倩
出版:更新:

据新华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个人讯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就加大力度约束App运营商过度收集个人讯息、完善个人讯息处理规则、加强未成年人个人讯息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赞成本次会议表决通过。

加大力度约束应用程式过度收集个人讯息

分组审议中,应用程式过度收集个人讯息问题是一大焦点。草案三审稿规定,个人讯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讯息或者撤回其对个人讯息处理的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讯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须的除外。

有委员表示,最主要是要对运营商、讯息处理者进行严格、科学的约束与规范。建议对此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不能留下过多自由发挥的余地。也有委员建议增加约束条款:任何应用软件,即使使用者授权同意对手机储存器进行资料操作,也不得违规读取、复制、修改、传播、删除手机储存器中社交软件内的任何个人讯息。

稳妥处理敏感个人讯息

草案三审稿明确敏感个人讯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讯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讯息。有委员建议将征信讯息在内的信用评价讯息、纳入敏感个人讯息的范畴。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等,草案三审稿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影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装置,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定显著的提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