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小步|推动中部高质量发展意见出炉 拟支持毕业生返乡创业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新华社周四(22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其就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意见,并指出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

《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等;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推进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湖北荆州、赣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并建设中部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等;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等。

《意见》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包括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互促共进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进基于数字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持河南等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等;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中部地区省际合作机制,并加快重要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地区融合发展等。

绿色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包括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及加快解决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重要蓄滞洪区和山洪灾害等防汛薄弱环节,增强城乡防洪能力等;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逐步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等标准体系,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体系等;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支持新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完善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并支持许昌、铜陵、瑞金等地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

《意见》提出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图为黄河兰州段。(中新社)

《意见》又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包括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全面开工呼南纵向高速铁路通道中部段,加快沿江、厦渝横向高速铁路通道中部段建设等;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持有条件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创建国家级开放口岸,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通关合作,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互联互通水平等;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等。

另外还有坚持共享发展,包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推动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等;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支持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全面推进“一区一警”、“一村一辅警”建设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等。

最后就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实行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并允许中央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按有关规定在中部地区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零门槛”等;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增加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券分配额度,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对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现行规定免征关税,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