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老鼠蚊虫“零密度”? 庆祝大会幕后保障揭秘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举行,为了保障大会顺利举行,一众幕后人员功不可没。
《新京报》报道,今年2月份,针对天安门地区病媒生物防控的工作已经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监测、防制,在百周年大会前夕,该区的病媒生物密度达到最低。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副所长张勇,昨日(3日)揭秘百年大会背后的保障工作。

张勇与同事检查天安门附近的诱蚊灯。(新京报)

张勇介绍,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主要负责病媒生物的控制工作,即蚊虫​​、苍蝇、蟑螂、老鼠的防控,包括天安门广场和周边的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菖蒲河公园等区域。今年2月已制定保障方案,4月时进行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之后多次监测和指导防制,确保庆祝活动不受病媒生物的影响。

虽然上述提及的病媒生物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但当中涉及了人群健康、大会运行等问题。张勇解释,蚊媒传染病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登革热、寨卡病毒等都由蚊媒传播,包括北京近几年发现的亚洲首宗的黄热病和裂谷热(RiftValley fever)。北京本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也是经蚊传播,而且多见于夏秋季。

此外,大型活动需要大量用电设备,往往会临时铺设很多电缆电线。老鼠有磨牙的习性,常居住在地下管井中,容易啃咬电缆,从而有断电、火灾等事故发生的风险。另外,若蚊虫密度过高,会对在场的观众、演职人员、工作人员带来叮咬和骚扰,苍蝇过多也会影响地区的环境面貌。

疾控人员在天安门地区灭鼠。(新京报)

事实上,百周年大会与以往的大型活动保障有差别。张勇介绍,往年天安门地区主要是国庆保障,时间都在十月,蚊、苍蝇已不在高峰期。惟今年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正好在七一举行,相当于盛夏,北京地区几十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北京蚊虫最多的时候是七月中下旬,因此保障难度较大。

张勇表示,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天安门地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每10天一次,目的是摸清楚该区的病媒生物密度。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监测方法,包括诱蝇笼、粘鼠板、粘蟑纸等,其中蚊就使用了二氧化碳诱蚊灯。

北京是全国唯一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诱蚊灯的城市。张勇介绍,用光源诱蚊可能会引来飞蛾等昆虫,但该设备会定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二氧化碳呼出量,可以准确、灵敏地诱蚊。

6月22日,天安门地区曾展开灭鼠工作,在超过4200个管井中投放灭鼠药。张勇表示,一般老鼠在地下管井中活动,但每个管井的作用和环境都不同,由于灭鼠药不能沾水,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投药,比如干燥的管井可以直接投药,有水就要将药放在不沾水的位置,同时采用了饱和投药,比平时的药量增加3至5倍,确保能维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