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鼠怀孕”引发伦理争议 论文作者撤稿:与人类完全不同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在自然界中,雌性一直负起孕育后代的重担。然而,中国有科学家上月初发布研究成果,成功让雄性老鼠怀孕并诞下幼鼠,打破自然界规律,随即引起关注与争议。
该研究成果于6月10日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上,但尚未正式发表,未经同行评议。为了不想扩大不必要的争议,经慎重考虑,论文作者已决定撤回文章,目前已向BioRxiv提交撤稿请求。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先将雄鼠和雌鼠背靠背地连接成“连体鼠”,以血液交换给了雌性微环境予雄性大鼠,再为雄鼠移植子宫并植入胚胎,最后从雄鼠体内发育、剖产出10只幼鼠。上述实验引起争议,不少人提出“公鼠怀孕”背后的实验动物代价太大,且实验价值低,质疑该实验不符合伦理规范。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张荣佳在国外学术交流平台PubPeer上发表声明,解释原以为上述研究只是科学调查,研究团队为了好奇而做实验,未料到会引起如此多的非科学反馈。他希望大家不要将本次研究与人类联系起来,强调两者是完全不同,包括老鼠可近亲繁殖,有两个子宫,后肢对缺血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人类并无上述基础。

张荣佳指出,即使考虑到人类,上述实验也恰恰相反,表明现阶段男性怀孕在人类身上是不可行,因为研究发现只有接触到怀孕血液的雄性异种动物才有可能怀孕,而且成功率非常低。

张荣佳在国外学术交流平台PubPeer上发表声明。(PubPeer)

针对动物伦理,张荣佳则称“我们有自己的规则”,并可概括为两点,包括尽量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以及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他表示,手术阶段使用的老鼠数量减少了60只;所有手术均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分娩时也采用剖腹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动物均未出现尖叫等疼痛症状。

张荣佳称,研究团队花费多年时间才完成论文,所做的工作都是出于个人兴趣和好奇心。他提醒,有关论文尚未通过同行评审,将预印本的结论与科学事实等同夸大是不恰当,请大家谨慎使用预印论文,不要将非科学因素带入科学研究。